報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級匯報工作,其表達方式以敘述、說明為主,在語言運用上要突出陳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顯示內容的真實和材料的客觀。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臨床科室自查報告 臨床自查自糾報告篇一
1、編寫了《縣婦幼保健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目錄》,對醫務人員進行再培訓。對采購抗菌藥物嚴格把關,不采購特殊使用級抗生素。嚴格執行一品一規,很少重復采購具有相似或相同藥理學特征的抗生素。
2、推行《抗菌藥物分線使用及分級管理辦法》,明確了各級醫師的用藥權限,限制抗菌藥物的每月用量。
3、推行《處方點評管理辦法》,對全院及臨床科室抗菌藥物用量的前十名進行了通報,對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的臨床醫生進行約談。
4、限制了門診醫生每張處方值上限,如連續兩次處方超上限后,院方將給予警告,嚴重的取消醫生處方權。
5、根據我院實際情況,為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加強合理用藥、合理檢查,促進醫院業務收入結構的合理,加強控制藥品占比、醫技占藥比,把藥品占比、醫技占藥比等指數與醫生的績效工資掛鉤。
6、每月對用藥量分類進行排名公示,對用量居高不下的抗菌藥品,藥房限制其每月的用量,如果屢教不改的醫院停止采購。
7、對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醫務人員進行“約談”。
8、存在問題:
基層醫務人員和老百姓的習慣及認識上的誤區,住院患者和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比率過高,使用強度過大。部分清潔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使用比率過高,醫務人員,在使用比例、品種選擇、使用時機、使用療程方面問題較多。不合理聯用抗生素,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時間過長。
臨床科室自查報告 臨床自查自糾報告篇三
兗州市新沂鎮高五橋村診所按照省級診所建設規定和新沂健康中心的要求,深入扎實地開展了創建工作。幾年來,不斷改善基礎條件,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經過幾年的努力,實現了規范管理、完善功能、保證質量、高效運行、科學創新發展的總體目標,充分滿足了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現將當前工作自查的基本情況報告如下:
1.我們房間的設置符合當地城市衛生標準的要求。
2.按要求接受新一中心健康中心的綜合管理。
3.我室醫療機構的標志和標識符合統一規定。
4.我們的房間獨立設有診斷室、觀察室、治療室、理療室、藥房和醫生值班室。
5.我們房間里都是合格的從業者。
1.組織和實踐:
公司全稱“兗州市新沂鎮高五橋一村診所;,位于兗州市新沂鎮高五橋一村,法定代表人xxx;主要負責人xx;持有兗州市衛生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執業許可證號為pdyxxxxx737088212dxxxx,有效期至20xx年12月31日。我所主持人、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負責人明確,產權清晰,職責明確,運作規范,會計獨立,執業合法,管理有序。《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合法有效,按時檢查,掛在診室顯著位置,無鄉村醫生超范圍執業。
2.房屋建筑和布局:
村衛生所占地120㎡,營業用房與生活用房嚴格分隔,藥房建筑符合標準要求,藥柜規格統一,整潔美觀,房屋外觀整潔,室內布局規范,墻面潔白平整,光線明亮,窗戶明亮,房間整潔,通風干燥。
3.人事管理:
我室配備3名鄉村醫生,每人每年參加新沂中心醫院組織的培訓學習2次以上,縣級1次,省級2次在職培訓,在鄉村醫院著裝,佩戴統一徽章。
4.藥品和設備配置:
藥品150種,其中急救藥品5種,中成藥45種,西藥100種。配有醫療設備設施: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探視箱、壓舌板、身高體重秤、污物桶、換藥盤、觀察床、診斷臺、藥柜、數據柜、治療臺、高壓鍋、輸液架、氧氣瓶、小器械包、紫外線燈、針灸、拔罐、電腦、電視等。
5.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協助新沂中心衛生院建立農村居民健康檔案,使健康檔案能夠歸檔,有專門的健康檔案柜,分門別類放置,標識清楚,便于查閱。村級標準備案率超過省級標準30%以上,掌握國家免疫規劃的預防接種目標,及時發布預防接種通知并監督預防接種,并進行登記。開展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宣傳,掌握村內孕婦人數、出生人口和圍產兒、新生兒數量,并按要求按時上報,協助新沂中心開展婦幼保健系統管理工作。實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傳染病漏報率為零。艾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治宣傳到位。配合新沂中心衛生院實施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系統化管理,村內系統化管理率達到95%以上,協助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識宣傳。
6.基本醫療服務:
堅持24小時咨詢、首診負責制,做到隨叫隨到。醫療登記,開藥,轉診記錄。做好危重患者的轉診、診斷和治療工作,掌握常用的搶救原則和安全注射技術,有抗過敏搶救藥物,集中放置應急使用。門診日志、病歷、處方等文件必須書寫規范,不得涂寫、漏項。處方合格率100%,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正確配制和使用消毒劑,規范使用高壓消毒鍋和紫外線,做好登記工作。建立并實施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正確處理一次性醫療用品和廢物。一次性醫療用品和廢棄物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密閉收集和運輸。包裝材料和容器應清楚標明。醫療廢物的臨時貯存設施應當符合國家要求。醫療廢物臨時儲存和運輸登記應當完善,數據應當完整。
7.統一規范管理:
我室建立健全了門診登記制度、處方制度、消毒制度、傳染病登記監測報告制度、藥房管理制度、醫療廢物處理制度、安全注射工作制度、鄉村醫生職責、村級衛生工作人員職責、免疫接種操作流程圖、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等11項制度,并熟練確保有收費憑證、取藥票據、收支賬目,嚴格執行醫療收費價格和藥品價格政策,宣傳常用藥品的收費標準和價格。在門診建立健康信息管理終端,實施門診掛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成本核算、傳染病病情報告、計劃免疫、婦幼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六大信息系統,逐步實現農村綜合網絡的信息流和信息共享。
1.我們村衛生所房屋設備集體投資為零。
2.一些醫療設備不能滿足臨床需要。
3.醫療文書的書寫需要進一步規范。
1.政府集體應增加住房和設備投資。
2.加大醫療環境改善力度。
3.創造條件,加強鄉村醫生的專業學習。
4.實施診所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進一步加強診所內涵建設,以人為本,服務人民健康。
臨床科室自查報告 臨床自查自糾報告篇六
1、抗菌藥物使用率過高,聯合用藥率過高。抗菌藥物使用應根據細菌對藥物的敏感性及藥物到達感染部位的濃度來選擇合適的藥物,致病菌尚未明確或病情危急時,可根據感染的部位及患者的年齡、病史、臨床特征等進行經驗治療。經驗性的治療方案是以各種感染常見致病菌的種類及其目前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為基礎制定的,并非個人經驗。單純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發熱不應選用抗菌藥物。然而,抗菌藥物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使用率過高的現象比比皆是。我中心在相關文件精神指導下,今年對抗菌藥物使用進行了嚴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顯下降,但仍然達到40%左右,與目前相關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無指征和預防用藥過多。臨床工作中,都存在抗菌藥物應用比例偏高的.現象,醫師掌握抗菌藥物應用的適應證過寬,有的甚至缺乏應用指征,抗菌藥物被濫用。有的臨床醫師一旦發現患者有發熱現象,便開始應用抗生素,既不查詢發熱原因,也不做相應病原檢查。事實上,這不但違反臨床診療常規,也違反了合理用藥原則。
3、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檢測,醫師選用抗菌藥物時,往往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4、給藥方式和劑量存在問題。目前我中心抗菌藥物給藥方式以靜脈給藥者比例較高為主,這說明抗菌藥物給藥方式非常不合理。在使用劑量方面,大劑量、超劑量現象屢見不鮮,大劑量、超劑量的使用,不僅造成患者的經濟負擔,更會給患者身體帶來嚴重的危害。
為了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調及防止藥物的毒副作用,加強抗菌藥物的使用規范化,提高醫療質量,降低藥品不合理支出費用,必須加強以下工作
1、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將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納入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加強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監察、處方審核、分級管理及醫生使用權限;熟悉選用藥物的適應證、抗菌活性、藥動學和不良反應;
2、切實加強臨床醫師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宣傳教育與知識培訓,讓醫師掌握抗菌藥物抗菌譜、適應證、禁忌證、聯合使用及預防使用的指征、細菌學、藥效學、藥動學、藥物經濟學等相關知識;建立完善的細菌耐藥監測系統及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網絡;
3、加大媒體宣傳力度,讓全民意識到濫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實做到抗生素合理應用。
4、結合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切實加強合理用藥的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