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為什么讀書心得體
《六個為什么—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回答》全書圍繞“為什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而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而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為什么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不能搞‘三權分立’;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黨制;為什么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單一的公有制;為什么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而不能走回頭路”等六個問題,用鮮明的觀點、深入的分析、生動的事例、透徹的說理,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回答,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
《六個為什么》緊密結合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實際,站在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相結合的戰(zhàn)略高度,對事關我們黨、我們國家前途與命運的六個重大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回答,是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益嘗試。高等學校擔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等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理論工作者要善于把握青年學生的特點,把握時代的特征,更加自覺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努力做好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工作,不斷提高理論武裝的效果。
《六個為什么》一書涉及的六個問題,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堅持什么樣的指導思想,堅持走什么樣的道路,堅持什么樣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堅持什么樣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如何繼續(xù)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系到我們能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這些問題是廣大高校師生密切關注的問題,對這六個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回答,既有重大的理論意義,也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必將有助于高校師生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和理解。
《六個為什么”》是一本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優(yōu)秀讀物,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輔助教材,也是教育戰(zhàn)線各級黨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學習材料。各地各高校要把學習《六個“為什么”》同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同當前正在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以及“我愛我的祖國”主題教育活動等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好這本書,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黨員干部、師生員工中的認知,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引導廣大師生共抒愛國情懷、共話祖國新貌、共享國慶喜悅,增強愛國情感,充分展現廣大師生熱愛祖國、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在校園內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是一個重大的現實課題,又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進一步抓好思想理論建設工作,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優(yōu)異的工作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六個為什么”學習心得體會
中宣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六個“為什么”》一書的出版,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具體行動,是新時期黨的理論宣傳工作的創(chuàng)新之舉,必將對解決一些深層次思想認識問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產生重要影響。該書有四個突出特點:
一是政治性強。全書貫穿的一條主線是,我們同各種敵對勢力和非馬克思主義思潮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和資本主義價值體系的較量,必須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重要的基礎工程、戰(zhàn)略工程抓緊抓好,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該書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講清楚了必須堅持什么、不能搞什么,政治性強,導向作用突出。
二是針對性強。該書緊密結合人們的思想實際,從問題出發(fā),不回避矛盾,不繞圈子,著眼于回答干部群眾關心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力求把道理講清楚、說明白,具有鮮明的針對性。
三是說理性強。該書緊密結合我國近現代160多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60年的歷程、改革開放30多年的現實,深刻地闡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邏輯性強,說理透徹。
四是可讀性強。該書堅持從實際出發(fā),緊緊圍繞六個“為什么”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闡釋解讀,擺事實、講道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文風樸實、文筆生動,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培養(yǎng)千百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當前,我們要緊密結合高校和大學生思想實際,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加強研究與教學,切實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三進”工作。結合新形勢,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礎上,繼續(xù)組織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圍繞“六個為什么”,深入開展理論研究;通過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學體系建設,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使其為廣大學生所感知、所認同、所接受,內化為價值觀念,外化為自覺行動。
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把各方面的力量動員起來,把各方面的資源整合起來,形成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強大合力。加大學校內部育人力量的整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各個階段、各個方面,體現在育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建立健全教育機制互聯、教育功能互補、教育力量互動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推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由學校向家庭輻射、向社會延伸,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效銜接,努力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工作格局。
維護高校和諧穩(wěn)定,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思潮。準確把握國際國內形勢發(fā)展變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大學生頭腦;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始終做到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堅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主渠道,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主陣地,狠抓主渠道、主陣地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