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內攘外 |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
林下風致 |
同“林下風氣”。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舉善薦賢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草滿囹圄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華不再揚 |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
致知格物 |
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