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難時;勇敢地站出來;擔(dān)當(dāng)其任。挺:挺起身來;勇敢剛毅的樣子。 |
太歲頭上動土 |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
五花大綁 |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
裾馬襟牛 |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jīng)過。一定要經(jīng)過的道路。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nèi)王渙,政尚嚴(yán)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角巾素服 |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風(fēng)急浪高 |
形容風(fēng)浪很大。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zhàn)英勇。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dān)。形容關(guān)系密切,同甘共苦。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zhàn)爭解決問題。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tǒng)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 |
征:征戰(zhàn);蕩:掃蕩。形容轉(zhuǎn)戰(zhàn)南北,奮勇殺敵。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jīng)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xué)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zhǔn)目標(biāo);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dāng);不繞彎子。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
師嚴(yán)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yán)。《禮記 學(xué)記》:“凡學(xué)之道,嚴(yán)師為難。師嚴(yán)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xué)。”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yè)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yán)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