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應變 |
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機:時機;情況;應:應付;變:變化。 |
隔靴搔癢 |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
頤指氣使 |
頤:腮幫子;指:指揮;氣:神氣;使:指使。用腮幫子來指揮人;用神氣來支使人。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頂嘴;稽:爭論;計較。受到指責不服氣;抓住對方話把;反過來責問對方。 |
掃地出門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
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曉以大義 |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清楚。 |
言而無信 |
信:信用。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不費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
貧賤不能移 |
不會因生活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鳳協鸞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