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于衷
無動于衷 (無動于衷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wú dòng yú zhōng,無動于衷是貶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wú dòng yú zhōng
怎么讀
注音ㄨˊ ㄉㄨㄥˋ ㄩˊ ㄓㄨㄥˊ
繁體無動于衷
出處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聞之漠然良久,若不能無動于衷者。”
例子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神圣的抗戰,死了那幺多的人,流了那幺多的血,他都無動于衷。”
正音“衷”,不能讀作“āi”。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辨形“衷”,不能寫作“哀”。
辨析無動于衷和“不動聲色”都有不為外界所動的意思。但“不動聲色”多用于形容態度鎮定、冷靜;而無動于衷還可以形容心腸硬、冷酷;或意志堅定。多含貶義。
謎語外感;木偶吊孝
近義詞不動聲色、麻木不仁、無動于中
反義詞感人肺腑
英語unmoved
俄語равнодушный(безразличный)
日語心(こころ)を少しも動(うご)かさない
德語gleichgültig (od. teilnahmslos) bleiben(indifferent)
法語insensibilitié(insensible)
拉丁語nil admirari
※ 成語無動于衷的拼音、無動于衷怎么讀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易子而教 |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犀牛望月 |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 |
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 |
壓歲錢 |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白云蒼狗 |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