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聲色 |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盤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很大。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趕盡殺絕 |
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過門不入 |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藥石無效 |
藥石:藥和治病的石針。藥和石針都不見效。形容病情嚴重。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
五花八門 |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
無所用心 |
用心:動腦筋。指不動腦筋;什么事情都不關心。 |
指手畫腳 |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
虎頭蛇尾 |
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后來勁頭很小。 |
蹊田奪牛 |
蹊:踐踏;奪:強取。因牛踐踏了田,搶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輕罰重。 |
顏骨柳筋 |
見“顏筋柳骨”。 |
合從連衡 |
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 |
顧影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指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