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蛾撲火 |
比喻自己找死。 |
物阜民安 |
阜:豐富。物產豐富,人民安樂。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 |
居重馭輕 |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楊柳依依 |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度己失期 |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百步穿楊 |
百步:一百步以外;楊:指楊樹的葉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形容射箭技巧嫻熟。 |
融會貫通 |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草滿囹圄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
縱橫四海 |
縱橫:奔馳無阻。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比喻無敵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