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頤指氣使 |
頤:腮幫子;指:指揮;氣:神氣;使:指使。用腮幫子來指揮人;用神氣來支使人。 |
不二法門 |
不二:唯一的;法門:修行的門徑。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 |
默不做聲 |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 |
春風風人 |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遠大。 |
頭面人物 |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多含貶義)。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