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鋸木斷
繩鋸木斷 (繩鋸木斷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éng jù mù duàn,繩鋸木斷是褒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shéng jù mù duàn
怎么讀
注音ㄕㄥˊ ㄐㄨˋ ㄇㄨˋ ㄉㄨㄢˋˊ
繁體繩鋸木斷
出處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例子功夫不負苦心人,只要功夫到了,定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取得可喜成果。
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分句;含褒義。
辨形“鋸”,不能寫作“據”。
近義詞持之以恒、鍥而不舍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頭無尾
英語perseverance will prevail(Little strokes fell down strong oaks.)
拉丁語Gutta cavat lapidem, non vi, sed saepe cadendo.
※ 成語繩鋸木斷的拼音、繩鋸木斷怎么讀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掉以輕心 | 掉:原意為搖擺;現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色中餓鬼 |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形容不講究修飾。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躍躍欲試 | 躍躍:急于要動的樣子。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急切想試試。 |
息兵罷戰 | 兵:打仗。停止或結束戰爭。 |
聲色狗馬 | 聲色:歌舞和女色;狗馬:養狗和騎馬。后來二語連用;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落得一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