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晁無咎學(xué)士相迎
次韻晁無咎學(xué)士相迎。宋代。蘇軾。 少年獨(dú)識晁新城,閉門卻掃卷旆旌。胸中自有談天口,坐卻秦軍發(fā)墨守。有子不為謀置錐,虹霓吞吐忘寒饑。端如太史牛馬走,嚴(yán)、徐不敢連尻脽。徘回未用疑相待,枉尺知君有家戒。避人聊復(fù)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夢中仇池千仞巖,便欲攬我青霞幨。且須還家與婦計(jì),我本歸路連西南。老來飲酒無人佐,獨(dú)看紅藥傾白墮。每到平山憶醉翁,懸知他日君思我。路傍小兒笑相逢,齊歌萬事轉(zhuǎn)頭空。賴有風(fēng)流賢別駕,猶堪十里卷春風(fēng)。
[宋代]:蘇軾
少年獨(dú)識晁新城,閉門卻掃卷旆旌。胸中自有談天口,坐卻秦軍發(fā)墨守。
有子不為謀置錐,虹霓吞吐忘寒饑。端如太史牛馬走,嚴(yán)、徐不敢連尻脽。
徘回未用疑相待,枉尺知君有家戒。避人聊復(fù)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
夢中仇池千仞巖,便欲攬我青霞幨。且須還家與婦計(jì),我本歸路連西南。
老來飲酒無人佐,獨(dú)看紅藥傾白墮。每到平山憶醉翁,懸知他日君思我。
路傍小兒笑相逢,齊歌萬事轉(zhuǎn)頭空。賴有風(fēng)流賢別駕,猶堪十里卷春風(fēng)。
少年獨(dú)識晁新城,閉門卻掃卷旆旌。胸中自有談天口,坐卻秦軍發(fā)墨守。
有子不為謀置錐,虹霓吞吐忘寒饑。端如太史牛馬走,嚴(yán)、徐不敢連尻脽。
徘回未用疑相待,枉尺知君有家戒。避人聊複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
夢中仇池千仞巖,便欲攬我青霞幨。且須還家與婦計(jì),我本歸路連西南。
老來飲酒無人佐,獨(dú)看紅藥傾白墮。每到平山憶醉翁,懸知他日君思我。
路傍小兒笑相逢,齊歌萬事轉(zhuǎn)頭空。賴有風(fēng)流賢別駕,猶堪十裡卷春風(fēng)。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jiān)、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清代:
洪亮吉
莫聽阿干歌,阿干心獨(dú)苦。棘城西去白蘭山,茫茫隔今古。
阿干為弟言,馬傷君莫怒。弟言報(bào)阿干,連枝本同父。
莫聽阿幹歌,阿幹心獨(dú)苦。棘城西去白蘭山,茫茫隔今古。
阿幹為弟言,馬傷君莫怒。弟言報(bào)阿幹,連枝本同父。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盡性時(shí)。若圣與仁雖不敢,樂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心逸日休難狀處,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盡性時(shí)。若聖與仁雖不敢,樂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心逸日休難狀處,堯夫非是愛吟詩。
宋代:
劉克莊
君子防微謹(jǐn),嫌疑遠(yuǎn)未然。從來納履處,不傍種瓜田。
樊圃蕓初熟,耕畦瓞已綿。黃臺雖可摘,東郭未嘗穿。
君子防微謹(jǐn),嫌疑遠(yuǎn)未然。從來納履處,不傍種瓜田。
樊圃蕓初熟,耕畦瓞已綿。黃臺雖可摘,東郭未嘗穿。
明代:
朱誠泳
三分春色正當(dāng)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簾風(fēng)。
三分春色正當(dāng)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後,杏花香散一簾風(fēng)。
:
盧青山
窮天無月有蒼寒,愁緒牽纏繞管端。散入乾坤封畛外,收回方寸芴芒間。
人和夢去千千里,歲拽衰來望望然。多謝雄雞解催旦,為余一唱裂腸肝。
窮天無月有蒼寒,愁緒牽纏繞管端。散入乾坤封畛外,收回方寸芴芒間。
人和夢去千千裡,歲拽衰來望望然。多謝雄雞解催旦,為餘一唱裂腸肝。
:
釋宗杲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報(bào),萬年松上一枝藤。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聖恩何以報(bào),萬年松上一枝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