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六銖衣細
聲聲慢·六銖衣細。宋代。吳文英。 六銖衣細,一葉舟輕,黃蘆堪笑浮槎。何處汀洲,云瀾錦浪無涯。秋姿澹凝水色,艷真香、不染春華。笑歸去,傍金波開戶,翠屋為家。回施紅妝青鏡,與一川平綠,五月晴霞。?玉杯中,西風不到窗紗。端的舊蓮深薏,料采菱、新曲羞夸。秋瀲滟,對年年、人勝似花。
[宋代]:吳文英
六銖衣細,一葉舟輕,黃蘆堪笑浮槎。何處汀洲,云瀾錦浪無涯。秋姿澹凝水色,艷真香、不染春華。笑歸去,傍金波開戶,翠屋為家。回施紅妝青鏡,與一川平綠,五月晴霞。?玉杯中,西風不到窗紗。端的舊蓮深薏,料采菱、新曲羞夸。秋瀲滟,對年年、人勝似花。
六銖衣細,一葉舟輕,黃蘆堪笑浮槎。何處汀洲,雲瀾錦浪無涯。秋姿澹凝水色,豔真香、不染春華。笑歸去,傍金波開戶,翠屋為家。回施紅妝青鏡,與一川平綠,五月晴霞。?玉杯中,西風不到窗紗。端的舊蓮深薏,料采菱、新曲羞誇。秋瀲滟,對年年、人勝似花。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
明代:
鄧云霄
書記翩翩清且嘉,偶攜龍劍事張華。行吟常負囊中錦,同夢曾偷筆里花。
白社徑堪呼小友,青云猶許附名家。主人最是憐才者,豈似方回浪自誇?
書記翩翩清且嘉,偶攜龍劍事張華。行吟常負囊中錦,同夢曾偷筆裡花。
白社徑堪呼小友,青雲猶許附名家。主人最是憐才者,豈似方回浪自誇?
明代:
李東陽
空山野食無煙火,靈籟天聲自管弦。我亦從今斷葷飲,為公重和石齋篇。
空山野食無煙火,靈籟天聲自管弦。我亦從今斷葷飲,為公重和石齋篇。
宋代:
王稱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圣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聖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清代:
李天馥
消息驚傳《鵩賦》成,悠悠天道意難平。不禁秋夜汍瀾淚,何限春明縞纻情。
《十笏》縹緗空舊草,百年霜露又前生。觥船遽覺司勛夢,無復江湖載酒行。
消息驚傳《鵩賦》成,悠悠天道意難平。不禁秋夜汍瀾淚,何限春明縞纻情。
《十笏》縹緗空舊草,百年霜露又前生。觥船遽覺司勳夢,無複江湖載酒行。
:
倪岳
五代悠悠轉盻間,安榮不動卻如山。但知長樂全身地,大節孤忠總是閑。
五代悠悠轉盻間,安榮不動卻如山。但知長樂全身地,大節孤忠總是閑。
宋代:
施樞
手筆華嚴梵笈新,更開寶地接迷津。
一聲金磬人初靜,月照空山草自春。
手筆華嚴梵笈新,更開寶地接迷津。
一聲金磬人初靜,月照空山草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