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晝上人歸蘇州兼寄張厚二首
送元晝上人歸蘇州兼寄張厚二首。唐代。許渾。 自卜閑居荊水頭,感時相別思悠悠。一樽酒盡青山暮,千里書回碧樹秋。深巷久貧知寂寞,小詩多病尚風流。晝公此去應相問,為說沾巾憶舊游。三年無事客吳鄉,南陌春園碧草長。共醉八門回畫舸,獨還三徑掩書堂。前山雨過池塘滿,小院秋歸枕簟涼。經歲別離心自苦,何堪黃葉落清漳。
[唐代]:許渾
自卜閑居荊水頭,感時相別思悠悠。一樽酒盡青山暮,
千里書回碧樹秋。深巷久貧知寂寞,小詩多病尚風流。
晝公此去應相問,為說沾巾憶舊游。
三年無事客吳鄉,南陌春園碧草長。共醉八門回畫舸,
獨還三徑掩書堂。前山雨過池塘滿,小院秋歸枕簟涼。
經歲別離心自苦,何堪黃葉落清漳。
自蔔閑居荊水頭,感時相別思悠悠。一樽酒盡青山暮,
千裡書回碧樹秋。深巷久貧知寂寞,小詩多病尚風流。
晝公此去應相問,為說沾巾憶舊遊。
三年無事客吳鄉,南陌春園碧草長。共醉八門回畫舸,
獨還三徑掩書堂。前山雨過池塘滿,小院秋歸枕簟涼。
經歲別離心自苦,何堪黃葉落清漳。
唐代·許渾的簡介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后人擬之與詩圣杜甫齊名,并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后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 許渾的詩(411篇) 〕
明代:
何景明
聞汝西山去,題詩十日還。獨行翠微里,應到玉泉灣。
石璧云孤裊,冬巖菊自斑。煙霞發妙思,高詠眇塵寰。
聞汝西山去,題詩十日還。獨行翠微裡,應到玉泉灣。
石璧雲孤裊,冬巖菊自斑。煙霞發妙思,高詠眇塵寰。
宋代:
吳激
柳引青煙,花傾紅雨,老來怕見清明。欲行還住,天氣弄陰晴。是處吹簫巷陌,衫襟漬、春酒如餳。溪橋畔,涓涓流水,雞犬靜柴荊。高城。天共遠,山遮望斷,草喚愁生。等五湖煙景,今有誰爭。凄斷湘靈鼓瑟,寫不盡、楚客多情。空惆悵,春閨夢短,斜月曉聞鶯。
柳引青煙,花傾紅雨,老來怕見清明。欲行還住,天氣弄陰晴。是處吹簫巷陌,衫襟漬、春酒如餳。溪橋畔,涓涓流水,雞犬靜柴荊。高城。天共遠,山遮望斷,草喚愁生。等五湖煙景,今有誰爭。凄斷湘靈鼓瑟,寫不盡、楚客多情。空惆悵,春閨夢短,斜月曉聞鶯。
唐代:
杜甫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宋代:
周邦彥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鉤。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鈎。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
胡直
長陵丹闕倚蒼蔥,萬柏分行輦路通。山出恒宗來王氣,水連瀛海扈靈宮。
瑤階羽衛晴天外,玉殿罘罳宿霧中。卻看群峰如躍馬,還疑萬騎獵秋風。
長陵丹闕倚蒼蔥,萬柏分行輦路通。山出恒宗來王氣,水連瀛海扈靈宮。
瑤階羽衛晴天外,玉殿罘罳宿霧中。卻看群峰如躍馬,還疑萬騎獵秋風。
清代:
陳恭尹
今之人材可屈指,魏季寧都隱君子。放舟溟海六月風,繭足幽州八千里。
巨魚吞舟人食人,白浪黃沙入睚眥。危途曾不廢嘯歌,壯心已覺齊生死。
今之人材可屈指,魏季甯都隱君子。放舟溟海六月風,繭足幽州八千裡。
巨魚吞舟人食人,白浪黃沙入睚眥。危途曾不廢嘯歌,壯心已覺齊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