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
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宋代。歐陽修。 并轡登北原,分首昭陵道。秋風吹行衣,落日下霜草。昔日憩鞏縣,信馬行草早。行行過任村,遂歷黃河隩。登高望河流,洶洶若怒鬧。予生平居南,但聞河浩渺。停鞍暫游目,茫洋肆驚眺。并河行數曲,山坡亦縈繞。甖子與山口,呀險乃天灶。秤鉤真如鉤,上下欲顛倒。虎牢吏當關,譏問名已告。滎陽夜聞雨,故人留我笑。明朝已高塵,輤車引旌纛。傳云送主喪,窀穸詣墳兆。後乘皆輜軿,輪轂相輝照。辟易未及避,廬兒已呵噭。午出鄭東門,下馬仆射廟。中牟去鄭遠,記里十余堠。抵牟日已暮,仆馬困米槁。漸望閶闔門,崛若中天表。趨門爭道入,羈鞅不及掉。浪墥游九衢,風埃嘆何浩。京師天下聚,奔走紛擾擾。但聞街鼓喧,忽忽夜復曉。追懷洛中俊,已動思歸操。為別未期月,音塵一何杳。因書寫行役,聊以為君導。
[宋代]:歐陽修
并轡登北原,分首昭陵道。
秋風吹行衣,落日下霜草。
昔日憩鞏縣,信馬行草早。
行行過任村,遂歷黃河隩。
登高望河流,洶洶若怒鬧。
予生平居南,但聞河浩渺。
停鞍暫游目,茫洋肆驚眺。
并河行數曲,山坡亦縈繞。
甖子與山口,呀險乃天灶。
秤鉤真如鉤,上下欲顛倒。
虎牢吏當關,譏問名已告。
滎陽夜聞雨,故人留我笑。
明朝已高塵,輤車引旌纛。
傳云送主喪,窀穸詣墳兆。
後乘皆輜軿,輪轂相輝照。
辟易未及避,廬兒已呵噭。
午出鄭東門,下馬仆射廟。
中牟去鄭遠,記里十余堠。
抵牟日已暮,仆馬困米槁。
漸望閶闔門,崛若中天表。
趨門爭道入,羈鞅不及掉。
浪墥游九衢,風埃嘆何浩。
京師天下聚,奔走紛擾擾。
但聞街鼓喧,忽忽夜復曉。
追懷洛中俊,已動思歸操。
為別未期月,音塵一何杳。
因書寫行役,聊以為君導。
并轡登北原,分首昭陵道。
秋風吹行衣,落日下霜草。
昔日憩鞏縣,信馬行草早。
行行過任村,遂曆黃河隩。
登高望河流,洶洶若怒鬧。
予生平居南,但聞河浩渺。
停鞍暫遊目,茫洋肆驚眺。
并河行數曲,山坡亦縈繞。
甖子與山口,呀險乃天竈。
秤鈎真如鈎,上下欲顛倒。
虎牢吏當關,譏問名已告。
滎陽夜聞雨,故人留我笑。
明朝已高塵,輤車引旌纛。
傳雲送主喪,窀穸詣墳兆。
後乘皆輜軿,輪轂相輝照。
辟易未及避,廬兒已呵噭。
午出鄭東門,下馬仆射廟。
中牟去鄭遠,記裡十餘堠。
抵牟日已暮,仆馬困米槁。
漸望閶闔門,崛若中天表。
趨門爭道入,羈鞅不及掉。
浪墥遊九衢,風埃歎何浩。
京師天下聚,奔走紛擾擾。
但聞街鼓喧,忽忽夜複曉。
追懷洛中俊,已動思歸操。
為別未期月,音塵一何杳。
因書寫行役,聊以為君導。
唐代·歐陽修的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 歐陽修的詩(1122篇) 〕
元代:
吉雅謨丁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后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
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云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後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
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雲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明代:
韓上桂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
俞明震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
風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
風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
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清代:
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射幹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唐代:
施肩吾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