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白云悅禪師
次韻答白云悅禪師。元代。朱右。 向來同覽赤城霞,山寺吟行石徑斜。來往風流成二老,文章交好屬通家。平安屢問東橋竹,寄遠曾將小院花。支遁肯酬南塢約,相期歲晚度年華。
[元代]:朱右
向來同覽赤城霞,山寺吟行石徑斜。
來往風流成二老,文章交好屬通家。
平安屢問東橋竹,寄遠曾將小院花。
支遁肯酬南塢約,相期歲晚度年華。
向來同覽赤城霞,山寺吟行石徑斜。
來往風流成二老,文章交好屬通家。
平安屢問東橋竹,寄遠曾將小院花。
支遁肯酬南塢約,相期歲晚度年華。
唐代·朱右的簡介
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賢(一字序賢),自號鄒陽子,臨海章安(今屬椒江區)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元末從陳叔夏、林景和游,又受文法于李孝光。以薦授慶元路慈溪縣儒學教諭,調蕭山,擢主簿。至正二十年(1360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轉員外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曾詣闕獻河清頌,不遇而歸。洪武三年(1370年),召修元史。洪武六年,修日歷,除翰林院編修。洪武七年,又修洪武正韻。不久,遷晉府右長史。卒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卒年63歲。他博通經史。著有白云稿五卷,《四庫總目》又有春秋類編、秦漢文衡、元史補遺等,并行于世。
...〔
? 朱右的詩(16篇) 〕
宋代:
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隻作窗前竹葉間。
明代:
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宋代:
林希逸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
幕畫如兄有異才,嶺南聲價動諸臺。登龍尾道呼班去,為鱷魚州守印來。
定有賞音相料理,何妨進卷小徘徊。遙知得意行吟處,傍柳堤看菡萏開。
清代:
紀昀
大雪幕荒榛,凍云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
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
大雪幕荒榛,凍雲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
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
明代:
申佳允
策蹇聊為汗漫游,流光倏忽又驚秋。蕭蕭黃葉濛濛雨,惹起離人一段愁。
策蹇聊為汗漫遊,流光倏忽又驚秋。蕭蕭黃葉濛濛雨,惹起離人一段愁。
:
弘歷
當年階下有豐碑,持去誰將鎮石為。聞是椓人留姓氏,長繩百尺拽誠宜。
當年階下有豐碑,持去誰將鎮石為。聞是椓人留姓氏,長繩百尺拽誠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