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挽歌二首
相和歌辭。挽歌二首。唐代。于鵠。 陰風(fēng)吹黃蒿,挽歌渡秋水。車馬卻歸城,孤墳月明里。雙轍出郭門,綿綿東西道。送死多于生,幾人得終老。見人切肺肝,不如歸山好。不聞哀哭聲,默默安懷抱。時盡從物化,又免生憂擾。世間壽者稀,盡為悲傷惱。
[唐代]:于鵠
陰風(fēng)吹黃蒿,挽歌渡秋水。車馬卻歸城,孤墳月明里。
雙轍出郭門,綿綿東西道。送死多于生,幾人得終老。
見人切肺肝,不如歸山好。不聞哀哭聲,默默安懷抱。
時盡從物化,又免生憂擾。世間壽者稀,盡為悲傷惱。
陰風(fēng)吹黃蒿,挽歌渡秋水。車馬卻歸城,孤墳月明裡。
雙轍出郭門,綿綿東西道。送死多于生,幾人得終老。
見人切肺肝,不如歸山好。不聞哀哭聲,默默安懷抱。
時盡從物化,又免生憂擾。世間壽者稀,盡為悲傷惱。
唐代·于鵠的簡介
于鵠,大歷、貞元間詩人也。隱居漢陽,嘗為諸府從事。其詩語言樸實(shí)生動,清新可人;題材方面多描寫隱逸生活,宣揚(yáng)禪心道風(fēng)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謠》、《江南曲》、《題鄰居》、《塞上曲》、《悼孩子》、《長安游》、《惜花 》、《南溪書齋》、《題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謠》和《江南曲》兩首詩流傳最廣。
...〔
? 于鵠的詩(76篇) 〕
:
顧應(yīng)祥
王郎妙手絕代無,生綃寫出江山圖。飄揚(yáng)天趣入三昧,點(diǎn)染意象爭錙銖。
遠(yuǎn)山模糊近山碧,澄江一帶橫秋色。老樹參差曲岸妨,回波搖蕩崩堤仄。
王郎妙手絕代無,生綃寫出江山圖。飄揚(yáng)天趣入三昧,點(diǎn)染意象爭錙銖。
遠(yuǎn)山模糊近山碧,澄江一帶橫秋色。老樹參差曲岸妨,回波搖蕩崩堤仄。
宋代:
劉一止
長松倚青壁,千歲身不老。下顧蓬艾姿,生意何草草。
愿言雨露甘,馀潤及枯槁。耿耿心自憐,得蔭苦不早。
長松倚青壁,千歲身不老。下顧蓬艾姿,生意何草草。
願言雨露甘,馀潤及枯槁。耿耿心自憐,得蔭苦不早。
:
歐大任
忝攝名山長,精廬為客開。愛君乘興發(fā),騎馬到門來。
館閣詞人筆,云霄法署才。金陵逢二妙,堪醉鳳凰臺。
忝攝名山長,精廬為客開。愛君乘興發(fā),騎馬到門來。
館閣詞人筆,雲(yún)霄法署才。金陵逢二妙,堪醉鳳凰臺。
明代:
多炡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
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
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
宋代:
韓淲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觴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觴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