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傳
河傳。五代。李珣。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朝云暮雨,依舊十二峰前,猿聲到客船¤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春暮,微雨,送君南浦,愁斂雙蛾。落花深處,啼鳥似逐離歌,粉檀珠淚和¤臨流更把同心結。情哽咽,后會何時節?不堪回首相望,已隔汀洲,櫓聲幽。
[五代]:李珣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朝云暮雨,
依舊十二峰前,猿聲到客船¤
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想佳人花下。
對明月春風,恨應同。
春暮,微雨,送君南浦,愁斂雙蛾。落花深處,
啼鳥似逐離歌,粉檀珠淚和¤
臨流更把同心結。情哽咽,后會何時節?不堪回首相望,
已隔汀洲,櫓聲幽。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朝雲暮雨,
依舊十二峰前,猿聲到客船¤
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想佳人花下。
對明月春風,恨應同。
春暮,微雨,送君南浦,愁斂雙蛾。落花深處,
啼鳥似逐離歌,粉檀珠淚和¤
臨流更把同心結。情哽咽,後會何時節?不堪回首相望,
已隔汀洲,櫓聲幽。
唐代·李珣的簡介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 李珣的詩(35篇) 〕
清代:
馬鼎梅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云思挾月奔。
潮洶瓜步闊,峰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雲思挾月奔。
潮洶瓜步闊,峰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近代:
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隻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唐代:
陳元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聖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明代:
胡應麟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游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遊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明代:
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
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
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