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光的詩 >
季微季暉昆仲相繼見訪風姿議論皆慨然有祖風季暉仍出佳篇見貽語極不凡且云即往山中讀書作詩送行
季微季暉昆仲相繼見訪風姿議論皆慨然有祖風季暉仍出佳篇見貽語極不凡且云即往山中讀書作詩送行
季微季暉昆仲相繼見訪風姿議論皆慨然有祖風季暉仍出佳篇見貽語極不凡且云即往山中讀書作詩送行。宋代。李光。 吾鄉顧虎頭,千里飛食肉。名參慶歷賢,罪入元祐錄。堂堂想儀刑,凜凜見眉目。百年議論定,奇禍反為福。森然見諸孫,刻勵如白屋。我觀宣和間,權倖互當軸。一時名家子,半為閹宦辱。暫時得富貴,卑賤等廝仆。君家賢伯仲,抗志守先躅。幽情寄鉛槧,雅尚在松竹。僧房忍朝饑,雪牖耽夜讀。訪我五松山,懷袖粲珠玉。嗟予久放浪,歲晚守窮獨。閉門雀可羅,三徑草常綠。依山結衡茅,一飯共脫粟。呼兒具□□,山肴雜野蔌。對桉笑復顰,負我十圍腹。去去樂琴書,山中芋魁熟。
[宋代]:李光
吾鄉顧虎頭,千里飛食肉。名參慶歷賢,罪入元祐錄。
堂堂想儀刑,凜凜見眉目。百年議論定,奇禍反為福。
森然見諸孫,刻勵如白屋。我觀宣和間,權倖互當軸。
一時名家子,半為閹宦辱。暫時得富貴,卑賤等廝仆。
君家賢伯仲,抗志守先躅。幽情寄鉛槧,雅尚在松竹。
僧房忍朝饑,雪牖耽夜讀。訪我五松山,懷袖粲珠玉。
嗟予久放浪,歲晚守窮獨。閉門雀可羅,三徑草常綠。
依山結衡茅,一飯共脫粟。呼兒具□□,山肴雜野蔌。
對桉笑復顰,負我十圍腹。去去樂琴書,山中芋魁熟。
吾鄉顧虎頭,千裡飛食肉。名參慶曆賢,罪入元祐錄。
堂堂想儀刑,凜凜見眉目。百年議論定,奇禍反為福。
森然見諸孫,刻勵如白屋。我觀宣和間,權倖互當軸。
一時名家子,半為閹宦辱。暫時得富貴,卑賤等廝仆。
君家賢伯仲,抗志守先躅。幽情寄鉛槧,雅尚在松竹。
僧房忍朝饑,雪牖耽夜讀。訪我五松山,懷袖粲珠玉。
嗟予久放浪,歲晚守窮獨。閉門雀可羅,三徑草常綠。
依山結衡茅,一飯共脫粟。呼兒具□□,山肴雜野蔌。
對桉笑複顰,負我十圍腹。去去樂琴書,山中芋魁熟。
唐代·李光的簡介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發,一作字泰定,號轉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詞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陽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進士,調知開化縣,移知常熟縣。累官至參知政事,因與秦檜不合,出知紹興府,改提舉洞霄宮。紹興十一年(1141年),貶藤州安置,后更貶至昌化軍。秦檜死,內遷郴州。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復左朝奉大夫。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贈資政殿學士,賜謚莊簡。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莊簡集》等。
...〔
? 李光的詩(336篇) 〕
:
林英男
臘梅隕后一春酸,戚戚松楸宿草寒。鯉對空庭荒六秩,歌呺四壁吊孤鸞。
敲欹駑骨詩猶悔,哭白烏頭夜未殘。片霎鵑聲夕陽里,南陔無處采幽蘭。
臘梅隕後一春酸,戚戚松楸宿草寒。鯉對空庭荒六秩,歌呺四壁吊孤鸞。
敲欹駑骨詩猶悔,哭白烏頭夜未殘。片霎鵑聲夕陽裡,南陔無處采幽蘭。
宋代:
劉攽
烈風呼洶震山林,小雨霏微駐薄陰。南畝旱苗焦欲死,擬將如許號為霖。
烈風呼洶震山林,小雨霏微駐薄陰。南畝旱苗焦欲死,擬將如許號為霖。
宋代:
朱松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
宋代:
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
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裡廿裡香深沍。
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
清代:
洪亮吉
好因魴鯉答枯魚,總覺蛩蛩念巨虛。白日懷人當檻坐,紅云羨爾對江居。
身名莫笑中條叟,鄉里須乘下澤車。丙舍一椽松數尺,未妨他日訪吾廬。
好因魴鯉答枯魚,總覺蛩蛩念巨虛。白日懷人當檻坐,紅雲羨爾對江居。
身名莫笑中條叟,鄉裡須乘下澤車。丙舍一椽松數尺,未妨他日訪吾廬。
:
李昌祺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