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吳興
憶吳興。元代。張翥。 憶泛苕華溪上船,故人為我重留連。半山塔寺藏云樹,繞郭樓臺住水天。白榜載歌明月里,青簾沽酒畫橋邊。計籌山下先塋在,欲往澆松定幾年。
[元代]:張翥
憶泛苕華溪上船,故人為我重留連。
半山塔寺藏云樹,繞郭樓臺住水天。
白榜載歌明月里,青簾沽酒畫橋邊。
計籌山下先塋在,欲往澆松定幾年。
憶泛苕華溪上船,故人為我重留連。
半山塔寺藏雲樹,繞郭樓臺住水天。
白榜載歌明月裡,青簾沽酒畫橋邊。
計籌山下先塋在,欲往澆松定幾年。
唐代·張翥的簡介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
? 張翥的詩(537篇) 〕
宋代:
釋普濟
瘦骨棱層一擔夫,幾年寥落在江湖。
面皮捩轉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瘦骨棱層一擔夫,幾年寥落在江湖。
面皮捩轉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明代:
桂彥良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希圣,視古猶視今。
蛟龍作雲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複希聖,視古猶視今。
明代:
楊士奇
忽遇髫年舊,惟看語笑真。清詩仍滿袖,華發已盈巾。
桑梓二千里,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嘯地,因話共傷神。
忽遇髫年舊,惟看語笑真。清詩仍滿袖,華發已盈巾。
桑梓二千裡,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嘯地,因話共傷神。
:
盧前
承徐沈,詞話尚能鳴。后起蓉湖為世誦,常州壇坫得先聲。
齊物仰長明。
承徐沈,詞話尚能鳴。後起蓉湖為世誦,常州壇坫得先聲。
齊物仰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