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高三章
山之高三章。宋代。張玉娘。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憂心,其何以堪。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擬結百歲盟,忽成一朝別。朝云暮雨心去來,千里相思共明月。
[宋代]:張玉娘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憂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擬結百歲盟,忽成一朝別。
朝云暮雨心去來,千里相思共明月。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憂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擬結百歲盟,忽成一朝別。
朝雲(yún)暮雨心去來,千裡相思共明月。
唐代·張玉娘的簡介
張玉娘,字若瓊,自號一貞居士,松陽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僅活到27歲。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進士,祖父做過登士郎。父親曾任過提舉官。她自幼飽學,敏慧絕倫,詩詞尤得風人體。后人將她與李清照、朱淑貞、吳淑姬并稱宋代四大女詞人。
...〔
? 張玉娘的詩(108篇) 〕
清代:
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shù)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shù)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明代:
黃仲昭
瀟灑林亭僅數(shù)椽,包羅風景迥無邊。夜來微雨兼秋至,徹骨清寒疑欲仙。
瀟灑林亭僅數(shù)椽,包羅風景迥無邊。夜來微雨兼秋至,徹骨清寒疑欲仙。
宋代:
韓琦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jié)倒垂蓮。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jié)倒垂蓮。
明代:
楊慎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云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
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xiāng)。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過淋潦妨。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雲(yún)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
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xiāng)。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過淋潦妨。
宋代:
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