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澗泉
幽澗泉。唐代。李白。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張清。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澗泉,鳴深林。
[唐代]:李白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
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張清。
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
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
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
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
吾但寫聲發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澗泉,鳴深林。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
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張清。
心寂曆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
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
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
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
吾但寫聲發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澗泉,鳴深林。
譯文
拿起白玉撥子,拂動琴弦,我開始彈奏心愛的素琴。清澈的山泉緩緩流入山澗,清幽而深遠,像是滿載著綿綿不斷的淡淡憂愁。我彈琴的技術嫻熟,彈琴的手法高超,琴弦在我的撥弄下閃動出美妙的音符,純凈而美妙。琴聲中訴不盡我的千古哀愁,我的琴聲似乎承載了我太多的凄怨。幽澗邊的松樹高聳入云,在秋風的吹拂下發出瑟瑟的聲響,訴不盡我心中凄苦的寂寞。一只愁猿吊影危處在山澗中,發出凄慘的哀鳴。它的鳴叫聲回蕩在山谷叢林中更加凄厲哀絕,久久不散。座中聽琴的過客,有哀時失志的,聽到琴聲感慨萬千,淚濕沾襟。琴曲接近尾聲,我緩緩撥動琴弦,結束了此曲。我只是借琴聲以抒發自己的情懷,真不知道古今以來與我有同樣情懷的人竟是如此之多。琴聲如幽澗中潺潺流淌的泉水,在深林中鳴蕩不已。高山流水,知音難尋。
注釋
愀:憂愁的樣子。
善手:高手,這里指彈琴的高手。
明徽:徽,指琴節,這里代指琴。古代用金玉、水晶等寶物裝飾以顯示琴的明亮晶瑩。
高張:彈琴的手法。古代有詩:“高張生絕弦,聲急由調起。”
寂歷:寂寞。
尋:八尺為一尋。
淋浪:淚流不止的樣子。
緝商綴羽:指奏樂。商、羽都是五聲之一。
寫:通“瀉”,流出。這里指發出聲音。
《幽澗泉》,樂府舊題,屬于《琴曲歌辭》。李白在這首詩里抒發了自己的苦悶之情,他的抑郁苦悶之情無處可傾訴,只能借幽咽的琴聲來傳達。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近代:
趙熙
海風吹處盡浮云,月蝕瑤臺色色昏。誰識卅年辛苦力,老來含淚入斯門。
海風吹處盡浮雲,月蝕瑤臺色色昏。誰識卅年辛苦力,老來含淚入斯門。
清代:
姚燮
斗角鉤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云,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鬥角鈎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雲,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宋代:
張镃
孤棹溯霜月,還過闔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
百尺層臺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調信衰減,親舊總凋零。
孤棹溯霜月,還過闔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
百尺層臺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調信衰減,親舊總凋零。
:
程千帆
惠施過孟諸,莊周棄馀魚。濠梁雖共游,蹤跡亦略殊。
窮達與貧富,夜旦相代居。爭關夢覺間,栩栩復蘧蘧。
惠施過孟諸,莊周棄馀魚。濠梁雖共遊,蹤跡亦略殊。
窮達與貧富,夜旦相代居。爭關夢覺間,栩栩複蘧蘧。
清代:
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幹。
明代:
凌義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為惜牟珠剩幾多。憑仗血誠通姓字,一編高擁意如何。
古香拂拂手摩挲,為惜牟珠剩幾多。憑仗血誠通姓字,一編高擁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