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瓶兒·去年相逢深院宇
茶瓶兒·去年相逢深院宇。宋代。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縷》。歌罷花如雨。翠羅衫上,點點紅無數。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是人非春暮?;厥浊嚅T路。亂紅飛絮,相逐東風去。
[宋代]: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縷》。歌罷花如雨。翠羅衫上,點點紅無數。
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是人非春暮?;厥浊嚅T路。亂紅飛絮,相逐東風去。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縷》。歌罷花如雨。翠羅衫上,點點紅無數。
今歲重尋攜手處,空物是人非春暮?;厥浊嚅T路。亂紅飛絮,相逐東風去。
這首詞講了一個類似于“人面桃花”的故事。雖為悼亡詞,但含蓄不露,不加點破,更見風致。
詞的上片寫去年此時,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詞人遇到了一位女子。正值春深似海,海棠花開,姿影綽約。那位女子花下,淺吟低唱,其風韻體態,與海棠花融為一體,艷麗非凡。《金縷衣》,當時流行的一支曲子。
上片意境靜中見動,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個嫻靜嫵媚而善歌的女性形象。
下片寫此日此時重尋去年蹤跡,同是那庭院深處,海棠花下,飛花片片,然而那位脈脈含情,風姿飄逸的佳人卻已“人面不知何處去”了?!皵y手處”即是去年相會的地方,而此時物是人非,美妙的春光只能使詞人感到無限悵惘。
接下來,詞人將筆輕輕宕開,去寫眼前景物?;乜赐ㄏ蚨汲堑拇蟮?,紅英亂落,飛絮滿天,象是要追逐著駘蕩的東風遠去。這些景物,都大可尋味。落紅之飄零,楊花之飛舞,歷來都是詩人歌詠的對象。而且,那“亂紅飛絮”,也令人聯想一去不返的青春歲月,連同那夢一般溫馨的回憶,都隨著春光遠去了。
這里詞人以寫景代替了抒情,而情景中,詞意含蓄深蘊耐人深味。關于這首詞的主旨,歷來眾說紛紜?!独潺S夜話》說:李元膺喪妻,作《茶瓶兒》詞,尋亦卒。蓋謂詞人虛構了一個傳奇般的“人面桃花”式的故事,寄寓了對亡妻的悼念與人去樓空的哀怨。這類傳奇雖未必確有其事,但詞人真摯深婉之情卻是詞中真味。
唐代·李元膺的簡介
東平(今屬山東)人,南京教官。生平未詳。紹圣間,李孝美作《墨譜法式》,元膺為序。又蔡京翰苑,因賜宴西池,失足落水,幾至沉溺,元膺聞之笑曰:“蔡元長都濕了肚里文章?!本┞勚?,卒不得召用。據此,元膺當為哲宗、徽宗時人。《樂府雅詞》有李元膺詞八首。
...〔
? 李元膺的詩(21篇) 〕
宋代:
戴復古
山林勝處說天臺,仙佛多從此地棲。
司馬八篇通道妙,豐干一語指人迷。
山林勝處說天臺,仙佛多從此地棲。
司馬八篇通道妙,豐幹一語指人迷。
:
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曆曆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宋代:
陳造
君如綠耳抹流沙,躞蹀追風不待撾。
綴葺曾童楚山竹,燕游行插曲江花。
君如綠耳抹流沙,躞蹀追風不待撾。
綴葺曾童楚山竹,燕遊行插曲江花。
明代:
郭之奇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御,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禦,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清代:
黃之雋
沿洲杜若,蔽石江蘺,荒廟幽馨惹。細花開向無人處,幾點自成風雅。
嫣紅淡赭。是暮雨、羅裙吹化。題贈他、真本離騷,盡付湘靈寫。
沿洲杜若,蔽石江蘺,荒廟幽馨惹。細花開向無人處,幾點自成風雅。
嫣紅淡赭。是暮雨、羅裙吹化。題贈他、真本離騷,盡付湘靈寫。
明代:
張寧
春深花正開,天晴海初曙。霞光云際來,艷色溢蓬宇。
明明碎錦坊,淡淡秋容圃。聊因旦晚歡,妍麗安足數。
春深花正開,天晴海初曙。霞光雲際來,豔色溢蓬宇。
明明碎錦坊,淡淡秋容圃。聊因旦晚歡,妍麗安足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