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農·其六
勸農·其六。魏晉。陶淵明。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董樂琴書,田園不履。若能超然,投跡高軌。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魏晉]:陶淵明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
若能超然,投跡高軌。
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
若能超然,投跡高軌。
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譯文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視樊須問耕田。
董氏仲舒樂琴書,三載不曾踐田園。
若能超脫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賢;
怎敢對之不恭敬,當頌禮贊美德全。
注釋
孔耽:孔:孔子。耽(dān):沉溺,迷戀,喜好過度。
樊須是鄙:即鄙視樊須。樊須,即樊遲,孔子的學生。
董:董仲舒,西漢思想家、哲學家。
履(lǚ):踩踏。
超然:猶超脫,高超脫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軌:崇高的道路,指行事與道德。
斂(liǎn )衽(rèn):如同“斂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25-30
2、陳慶元等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9-23
勸農·其六創作背景
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陶淵明返歸上京里,次年開春移往懷古田舍務農,當時所作的《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詩云:“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勸農》詩當作于同年,即元興二年(403年)。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25-30
2、陳慶元等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9-23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
宋代:
曾幾
土酥絕類穆家兒,好著崔家饤坐梨。如夢甘寒千百顆,雪肌相伴出關西。
土酥絕類穆家兒,好著崔家饤坐梨。如夢甘寒千百顆,雪肌相伴出關西。
:
范景文
春禊何如秋禊佳,幽芳九畹露滋荄。風傳金氣園鄰谷,門接桑田里是柴。
貌出群賢皆似鶴,坐當古木半如楷。遠香無用標新榜,即曰蘭亭義卻諧。
春禊何如秋禊佳,幽芳九畹露滋荄。風傳金氣園鄰谷,門接桑田裡是柴。
貌出群賢皆似鶴,坐當古木半如楷。遠香無用標新榜,即曰蘭亭義卻諧。
明代:
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裡,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唐代:
朱長文
煙暝重湖日欲明,輕篷遙遞浦前聲。良魚好入深淵去,不為鳴榔取次驚。
煙暝重湖日欲明,輕篷遙遞浦前聲。良魚好入深淵去,不為鳴榔取次驚。
:
玄燁
石磴高盤處,青楓引物華。聞聲知樹密,見景絕紛嘩。
綠嶼臨窗牖,晴云趁綺霞。忘言清靜意,頻望群生嘉。
石磴高盤處,青楓引物華。聞聲知樹密,見景絕紛嘩。
綠嶼臨窗牖,晴雲趁綺霞。忘言清靜意,頻望群生嘉。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