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
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唐代。李白。 敬亭一回首,目盡天南端。仙者五六人,常聞此游盤。溪流琴高水,石聳麻姑壇。白龍降陵陽,黃鶴呼子安。羽化騎日月,云行翼鴛鸞。下視宇宙間,四溟皆波瀾。汰絕目下事,從之復何難?百歲落半途,前期浩漫漫。強食不成味,清晨起長嘆。愿隨子明去,煉火燒金丹。
[唐代]:李白
敬亭一回首,目盡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聞此游盤。
溪流琴高水,石聳麻姑壇。
白龍降陵陽,黃鶴呼子安。
羽化騎日月,云行翼鴛鸞。
下視宇宙間,四溟皆波瀾。
汰絕目下事,從之復何難?
百歲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強食不成味,清晨起長嘆。
愿隨子明去,煉火燒金丹。
敬亭一回首,目盡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聞此遊盤。
溪流琴高水,石聳麻姑壇。
白龍降陵陽,黃鶴呼子安。
羽化騎日月,雲行翼鴛鸞。
下視宇宙間,四溟皆波瀾。
汰絕目下事,從之複何難?
百歲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強食不成味,清晨起長歎。
願隨子明去,煉火燒金丹。
譯文
敬亭山上回首南望,極目望盡南天。
常聽說有五六仙人,在此游樂。
琴高溪流水潺潺,麻姑壇石崖聳立。
白龍降落在陵陽山,黃鶴呼叫子安。
子安的在這里羽化騎黃鶴上日月,乘長風駕云霧,與鴛鸞比翼。
下視茫茫宇宙之間,四海皆是波瀾壯闊。
雙眼不瞧目下事,世事翻覆多艱難。
人生百歲,現如今半途,前途渺茫,不可預期。
強食的瓜兒不甜,每每清晨起床即長嘆。
我愿跟隨仙人子明去,煉火燒金丹。
注釋
麻姑:道教神話人物。據《神仙傳》記載,其為女性,修道于牟州姑馀山,東漢時應仙人王方平之召降生于蔡經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故古時以麻姑喻高壽。民間又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于絳珠河邊以靈芝釀酒祝壽的故事流傳。過去民間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取名麻姑獻壽。
“白龍降陵陽,黃鶴呼子安”:典出漢劉向《列仙傳·陵陽子明》:陵陽子明者,銍鄉人也。好釣魚於旋溪。釣得白龍,子明懼,解鉤拜而放之。后得白魚,腹中有書,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黃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龍來迎去,止陵陽山上百余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山)下人,令上山半,告言溪中。子安當來,問子明釣車在否。后二十余年,子安死,人取葬石山下。有黃鶴來,棲其冢邊樹上,鳴呼子安云:“陵陽垂釣,白龍銜鉤。終獲瑞魚,靈述是修。五石溉水,騰山乘虬。子安果沒,鳴鶴何求!”
鴛鸞:一作“鹍鸞”。
皆波瀾:一作“空波瀾”。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元代:
張昱
禰衡輕狡人,況以才自負。將赴漁陽撾,侮人還自侮。
曹公豈容物,嫁惡與黃祖。值茲劻勷際,焉用鸚鵡賦?
禰衡輕狡人,況以才自負。將赴漁陽撾,侮人還自侮。
曹公豈容物,嫁惡與黃祖。值茲劻勷際,焉用鸚鵡賦?
宋代:
張耒
黯黯東牖闇,寂寂吾廬閒。粗糲飽婦子,苜蓿無馀盤。
雁急天欲雨,雞棲日已寒。老人袖手坐,一杯聊自寬。
黯黯東牖闇,寂寂吾廬閒。粗糲飽婦子,苜蓿無馀盤。
雁急天欲雨,雞棲日已寒。老人袖手坐,一杯聊自寬。
清代:
陳維崧
吳娘水閣,幾曲金塘,時聽紅魚跳波響。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蔣。
妝臺上。傷春天氣,中酒心情,斜溜明矑還細相。照水釵傾,投餌鬟偏,幾遍惆悵。
吳娘水閣,幾曲金塘,時聽紅魚跳波響。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蔣。
妝臺上。傷春天氣,中酒心情,斜溜明矑還細相。照水釵傾,投餌鬟偏,幾遍惆悵。
宋代:
楊萬里
從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從教節序暗相催,曆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明代:
王汝玉
春山春樹綠,相送去何之。拜命辭朝日,分符出守時。
花連渚宮暗,潮溯楚江遲。鼎郡彫零久,疲氓藉設施。
春山春樹綠,相送去何之。拜命辭朝日,分符出守時。
花連渚宮暗,潮溯楚江遲。鼎郡彫零久,疲氓藉設施。
元代:
胡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
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
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