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三十首·其六
論詩三十首·其六。金朝。元好問。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金朝]:元好問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
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甯複見為人。
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這首絕句通過評論西晉太康詩人潘岳批評、嘲諷潘岳做人做詩的二重性格。元好問從詩寫真情出發,鄙視詩寫假話,言不由衷的作品。潘岳的作品描繪自己淡于利祿,忘懷功名,情志高潔,曾經名重一時,傳誦千古。但是他的實際為人,卻是躁求榮利,趨炎附勢,鉆營利祿,諂媚權貴的無恥小人。因此元好問認為,揚雄說的“心畫心聲”,以文識人是不可靠的,會“失真”,即言不真誠,言行不一的問題。識人,不能只觀其文,還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所謂“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不能絕對化,因為人的思想感情是復雜的、充滿矛盾、發展變化的,有時也會出現假象。這樣就要善于分析復雜的矛盾現象,善于識別假象,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詩歌史上詩與人不統一的現象不獨潘岳,元好問的針砭是深刻的。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
宋代:
趙蕃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
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
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
韓雍
勝境分明是洞天,偷閑試問上乘禪。老僧出定驚相迓,見我來游喜欲顛。
翠竹萬竿圍客座,白鷗數點傍漁船。品題賴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顆顆圓。
勝境分明是洞天,偷閑試問上乘禪。老僧出定驚相迓,見我來遊喜欲顛。
翠竹萬竿圍客座,白鷗數點傍漁船。品題賴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顆顆圓。
明代:
梁蘭
兒曹遠近俱儒仕,一在筠州一閬州。兩地行程非可約,片時歸計似同謀。
且從除夕嘗家醞,莫問新年買客舟。代際唐虞各努力,老夫白首自無憂。
兒曹遠近俱儒仕,一在筠州一閬州。兩地行程非可約,片時歸計似同謀。
且從除夕嘗家醞,莫問新年買客舟。代際唐虞各努力,老夫白首自無憂。
唐代:
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裡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雲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隻有松根與柏槎。
宋代:
釋如本
一波才動眾波隨,汩沒塵寰幾個知。
突兀須彌橫宇宙,縱橫妙用更由誰。
一波才動衆波隨,汩沒塵寰幾個知。
突兀須彌橫宇宙,縱橫妙用更由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