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柳圓
贈柳圓。唐代。李白。 竹實滿秋浦,鳳來何苦饑。還同月下鵲,三繞未安枝。夫子即瓊樹,傾柯拂羽儀。懷君戀明德,歸去日相思。
[唐代]:李白
竹實滿秋浦,鳳來何苦饑。
還同月下鵲,三繞未安枝。
夫子即瓊樹,傾柯拂羽儀。
懷君戀明德,歸去日相思。
竹實滿秋浦,鳳來何苦饑。
還同月下鵲,三繞未安枝。
夫子即瓊樹,傾柯拂羽儀。
懷君戀明德,歸去日相思。
譯文
秋浦滿是竹實,鳳凰來到這里怎么還會饑餓?
還同月下的喜鵲,繞了三圈都沒有找到可以安然棲息的枝條。
夫子你就是瓊樹,傾斜下垂的枝條庇護。
敬仰你的高尚品德,別后會日夜把你思念。
注釋
陸機《詩疏》:鳳凰,非梧桐不棲,非梧桐不食,非醴泉不飲。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瓊樹:即瓊枝。以謬琳瑯軒為食,鳳凰食之。
謝靈運詩:傾柯引弱枝,攀條摘蕙草。
贈柳圓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李白游秋浦(今安徽貴池)期間,或謂作于天寶十三載(754)。李白另有《贈秋浦柳少府》詩,疑柳圓即柳少府(秋浦縣尉)。
參考資料:
1、郁賢皓.《李白大辭典》 :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01月第1版 :第132頁
詩的開頭用鳳雛依梧桐而棲和啄食竹實的典故,說明秋浦地方政績得人心,自己對此地很留戀,接著又用曹操詩強化這種感想,然后把話題轉向柳圓,表達自己的心愿。巧妙用典和就典故發(fā)議論切入現實,是這首詩的特點。晚年的李白飄泊在江南,也許是為了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曾有不少夸贊地方長官的詩,常常會將古人的德、言、行隨手拈來用入詩中,卻并不是累贅繁瑣,不妨礙思想的流暢表達,其中既有詩人藝術技巧高超熟練之處,也有暫為人下的無奈。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明代:
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明代:
趙完璧
揮灑憑誰共好春,青云何幸挹詩人。十分佳句凝清聽,大歷風流亦迫真。
揮灑憑誰共好春,青雲何幸挹詩人。十分佳句凝清聽,大曆風流亦迫真。
:
江源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里目,思鄉(xiāng)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裡目,思鄉(xiāng)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宋代:
釋善直
諸佛不曾出世,人人鼻孔遼天。祖師不曾西來,個個壁立千仞。
諸佛不曾出世,人人鼻孔遼天。祖師不曾西來,個個壁立千仞。
明代:
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裡流泉雜磬聲。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明代:
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