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祖七倒西歸二首
送祖七倒西歸二首。宋代。張栻。 萬里逢猶子,中年憶故鄉。只知情話好,豈覺去途長。巫峽波濤壯,秦山檜柏蒼。何能從汝往,佇立看歸艎。名家重典刑。飄零念吾黨,寂寞撫遺經。叔水知何病,芝蘭要滿庭。汝歸應記取,為我話丁寧。
[宋代]:張栻
萬里逢猶子,中年憶故鄉。
只知情話好,豈覺去途長。
巫峽波濤壯,秦山檜柏蒼。
何能從汝往,佇立看歸艎。
名家重典刑。飄零念吾黨,
寂寞撫遺經。叔水知何病,
芝蘭要滿庭。汝歸應記取,
為我話丁寧。
萬裡逢猶子,中年憶故鄉。
隻知情話好,豈覺去途長。
巫峽波濤壯,秦山檜柏蒼。
何能從汝往,佇立看歸艎。
名家重典刑。飄零念吾黨,
寂寞撫遺經。叔水知何病,
芝蘭要滿庭。汝歸應記取,
為我話丁甯。
唐代·張栻的簡介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 張栻的詩(326篇) 〕
明代:
盧龍云
一上層樓寓目寬,南中十月只輕寒。千山雨過林仍綠,萬木霜催葉未丹。
騎射此時資講武,蒐羅他日備登壇。漢家頗牧頻推轂,須信封侯事不難。
一上層樓寓目寬,南中十月隻輕寒。千山雨過林仍綠,萬木霜催葉未丹。
騎射此時資講武,蒐羅他日備登壇。漢家頗牧頻推轂,須信封侯事不難。
明代:
王廷陳
筑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云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築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雲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明代:
王立道
我本陸沈久,幽棲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
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
我本陸沈久,幽棲意自宜。心清知俗遠,地僻訝春遲。
種竹先留徑,移花欲傍池。門前剡溪棹,來往更無期。
清代:
嚴金清
佳節無端動旅愁,明河遙看渡牽牛。九州兒女穿針夜,四海詞人折桂秋。
郢曲喧傳絕域外,凱歌聽唱大刀頭。時平不廢防邊略,鐵笛寒聲隱戍樓。
佳節無端動旅愁,明河遙看渡牽牛。九州兒女穿針夜,四海詞人折桂秋。
郢曲喧傳絕域外,凱歌聽唱大刀頭。時平不廢防邊略,鐵笛寒聲隱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