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囦攜二子西歸求予詩為賦此以致鄉黨之義
張子囦攜二子西歸求予詩為賦此以致鄉黨之義。宋代。張栻。 窮冬泝荊江,風急波濤怒。張君一葉舟,追逐任掀舞。時從古岸邊,頗得班荊語。君家岷山下,須眉挾風雨。萬里生橐歸,問君自何苦。兩兒才過膝,秀色隱眉宇。昨者試省中,旁觀正如堵。誦書聲瑯瑯,亦復記訓詁。呼前與酬答,進止良應矩。我為三咨嗟,每見必摩拊。祝君須愛惜,事業貴有序。美質在陶冶,如器無苦窳。道遠方愁予,速成戒自古。可使利欲風,居然熏肺腑。良心人所同,愛敬發端緒。岷江本一勺,東流貫吳楚。但當養其源,日進自莫御。君歸閉門思,予言或可取。
[宋代]:張栻
窮冬泝荊江,風急波濤怒。
張君一葉舟,追逐任掀舞。
時從古岸邊,頗得班荊語。
君家岷山下,須眉挾風雨。
萬里生橐歸,問君自何苦。
兩兒才過膝,秀色隱眉宇。
昨者試省中,旁觀正如堵。
誦書聲瑯瑯,亦復記訓詁。
呼前與酬答,進止良應矩。
我為三咨嗟,每見必摩拊。
祝君須愛惜,事業貴有序。
美質在陶冶,如器無苦窳。
道遠方愁予,速成戒自古。
可使利欲風,居然熏肺腑。
良心人所同,愛敬發端緒。
岷江本一勺,東流貫吳楚。
但當養其源,日進自莫御。
君歸閉門思,予言或可取。
窮冬泝荊江,風急波濤怒。
張君一葉舟,追逐任掀舞。
時從古岸邊,頗得班荊語。
君家岷山下,須眉挾風雨。
萬裡生橐歸,問君自何苦。
兩兒才過膝,秀色隱眉宇。
昨者試省中,旁觀正如堵。
誦書聲瑯瑯,亦複記訓詁。
呼前與酬答,進止良應矩。
我為三咨嗟,每見必摩拊。
祝君須愛惜,事業貴有序。
美質在陶冶,如器無苦窳。
道遠方愁予,速成戒自古。
可使利欲風,居然熏肺腑。
良心人所同,愛敬發端緒。
岷江本一勺,東流貫吳楚。
但當養其源,日進自莫禦。
君歸閉門思,予言或可取。
唐代·張栻的簡介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 張栻的詩(326篇) 〕
明代:
霍與瑕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
春風吹短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
春風吹短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
清代:
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
人間別后,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纖雲弄巧,玉鈎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
人間別後,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
明代:
何鞏道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
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忽忽春光暗裡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
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近代:
夏承燾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游,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歸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又雨。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遊,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歸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