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天錫童子
送朱天錫童子。宋代。張景脩。 黃金滿籯富有余,一經教子金不如。君家有兒不肯娛,口誦七經隨卷舒。渥洼從來產龍駒,鸑鷟乃是真鳳雛。一朝過我父子俱,自稱窮苦世為儒。雪窗夜映孫康書,春隴晝荷兒寬鋤。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門慷慨曳長裾。神童之科今有無,談經射策皆壯夫。古來取士凡數涂,但愿一一令吹竽。甘羅相秦理不誣,世人看取掌中珠。折腰未便賦歸歟,待君釋褐還鄉閭。
[宋代]:張景脩
黃金滿籯富有余,一經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兒不肯娛,口誦七經隨卷舒。
渥洼從來產龍駒,鸑鷟乃是真鳳雛。
一朝過我父子俱,自稱窮苦世為儒。
雪窗夜映孫康書,春隴晝荷兒寬鋤。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門慷慨曳長裾。
神童之科今有無,談經射策皆壯夫。
古來取士凡數涂,但愿一一令吹竽。
甘羅相秦理不誣,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賦歸歟,待君釋褐還鄉閭。
黃金滿籯富有餘,一經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兒不肯娛,口誦七經隨卷舒。
渥窪從來産龍駒,鸑鷟乃是真鳳雛。
一朝過我父子俱,自稱窮苦世為儒。
雪窗夜映孫康書,春隴晝荷兒寬鋤。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門慷慨曳長裾。
神童之科今有無,談經射策皆壯夫。
古來取士凡數塗,但願一一令吹竽。
甘羅相秦理不誣,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賦歸歟,待君釋褐還鄉閭。
唐代·張景脩的簡介
張景脩,字敏叔,常州(今屬江蘇)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進士。神宗元豐末知饒州浮梁縣(《石林詩話》卷中)。后兩為憲漕,五典郡符,歷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官終祠部郎中,年七十馀卒。有《張祠部集》,已佚。事見《中吳紀聞》卷三。今錄詩二十七首。
...〔
? 張景脩的詩(26篇) 〕
宋代:
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鈎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明代:
楊慎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
明代:
王世貞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后旌,浮云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後旌,浮雲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
衛宗武
故人未到欠詩催,才到九山云為開。
野鶴正思尋老伴,盟鷗亦競喜朋來。
故人未到欠詩催,才到九山雲為開。
野鶴正思尋老伴,盟鷗亦競喜朋來。
:
向雪湖
曈曨曉日上簾旌,又聽林鳩逐婦聲。
可笑天公無定向,只隨汝輩作陰晴。
曈曨曉日上簾旌,又聽林鳩逐婦聲。
可笑天公無定向,隻隨汝輩作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