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其一
詠史 其一。明代。盧若騰。 智伯有三臣,茁國與庇耳;豫讓何為者,而遇以國士。當伯貪愎日,緘默坐相視;人已飲其頭,乃始謀反爾。所為者極難,獨愧中行氏;未聞主臣間,有論報施理。縱以眾人報,不死亦足矣;反面事仇讎,安得與人齒。區區報伯恩,此道亦近市;勁悍雖足多,始終非全美。置之刺客傳,直哉龍門史。
[明代]:盧若騰
智伯有三臣,茁國與庇耳;豫讓何為者,而遇以國士。
當伯貪愎日,緘默坐相視;人已飲其頭,乃始謀反爾。
所為者極難,獨愧中行氏;未聞主臣間,有論報施理。
縱以眾人報,不死亦足矣;反面事仇讎,安得與人齒。
區區報伯恩,此道亦近市;勁悍雖足多,始終非全美。
置之刺客傳,直哉龍門史。
智伯有三臣,茁國與庇耳;豫讓何為者,而遇以國士。
當伯貪愎日,緘默坐相視;人已飲其頭,乃始謀反爾。
所為者極難,獨愧中行氏;未聞主臣間,有論報施理。
縱以衆人報,不死亦足矣;反面事仇讎,安得與人齒。
區區報伯恩,此道亦近市;勁悍雖足多,始終非全美。
置之刺客傳,直哉龍門史。
唐代·盧若騰的簡介
盧若騰,又字海運,號牧洲;文號留庵。明末清初福建同安縣金門賢厝人。1598年(明神宗萬歷廿八年)出生,1640年(明崇禎庚辰十三年)與潘湖黃錫袞同榜進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嘗官浙江布政使左參議,分司寧紹巡海道。駐寧波,興利除弊,遣愛在民,有“盧菩薩”之稱。他支持鄭成功收復臺灣并于1664年赴臺投鄭,至澎湖突然病重而卒。著有《留庵文集》、《方輿互考》、《島噫詩》、《與耕堂隨筆》、《島居隨錄》等。
...〔
? 盧若騰的詩(110篇) 〕
:
屈士煌
卜居占盡湖山勝,如此幽暉畫不如。海岳何嘗秘精采,煙云長得潤圖書。
窗虛淡淡籠花氣,人靜遲遲見道馀。樂在忘言誰得會,主人非我我非魚。
蔔居占盡湖山勝,如此幽暉畫不如。海嶽何嘗秘精采,煙雲長得潤圖書。
窗虛淡淡籠花氣,人靜遲遲見道馀。樂在忘言誰得會,主人非我我非魚。
明代:
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
弘歷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
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后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
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後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宋代:
趙伯溥
何事東皇不暫延,祝融今日遽當權。
匡床睡起渾無語,一握薰風入五弦。
何事東皇不暫延,祝融今日遽當權。
匡床睡起渾無語,一握薰風入五弦。
元代:
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甯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唐代:
韓愈
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上公禮罷元侯回。車載牲牢甕舁酒,
并召賓客延鄒枚。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迥發清以哀。
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張君名聲座所屬,
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上公禮罷元侯回。車載牲牢甕舁酒,
并召賓客延鄒枚。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迥發清以哀。
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張君名聲座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