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行行重行行
效行行重行行。明代。鄭經。 昔與君別離,楊柳綠依依。今我來相思,雨雪已霏霏。歲月易如馳,音書一何稀。相隔萬馀里,何從知音徽。朝愁南浦云,暮驚孤雁飛。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中夜起躑躅,自屋霜四圍。芳年度華月,良人歸不歸。
[明代]:鄭經
昔與君別離,楊柳綠依依。今我來相思,雨雪已霏霏。
歲月易如馳,音書一何稀。相隔萬馀里,何從知音徽。
朝愁南浦云,暮驚孤雁飛。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
中夜起躑躅,自屋霜四圍。芳年度華月,良人歸不歸。
昔與君別離,楊柳綠依依。今我來相思,雨雪已霏霏。
歲月易如馳,音書一何稀。相隔萬馀裡,何從知音徽。
朝愁南浦雲,暮驚孤雁飛。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
中夜起躑躅,自屋霜四圍。芳年度華月,良人歸不歸。
唐代·鄭經的簡介
鄭經(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一名鄭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昵稱“錦舍”,籍貫福建泉州,延平王鄭成功長子,臺灣明鄭時期的統治者,襲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鄭經曾經多次參與鄭成功的戰事。鄭成功病逝承天府時,鄭經人在廈門,聞叔父鄭襲準備繼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來臺灣弭平鄭襲,自稱“招討大將軍世子”。康熙二十年(1681年)3月17日,鄭經于臺灣承天府去世,終年40歲,謚號文王。
...〔
? 鄭經的詩(10篇) 〕
明代:
夏言
陽羨溪山好,吾將老、曾見昔賢心。念此語空留,買田未遂,桃源一別,舊路難尋。
嘆人生,幾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爭似山人,煙霞占斷,洞天深隱,高臥長吟。
陽羨溪山好,吾將老、曾見昔賢心。念此語空留,買田未遂,桃源一別,舊路難尋。
歎人生,幾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爭似山人,煙霞占斷,洞天深隱,高臥長吟。
:
金鑒才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
貪泉穿石真迷眼,細柳經風竟折腰。不覺只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
貪泉穿石真迷眼,細柳經風竟折腰。不覺隻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
宋代:
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復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複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清代:
毛奇齡
一株柳樹千條葉。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塢暗相通。新花隔幾重。
寶函春信杳。水漫紅魚小。半格軸頭絲。環環無盡時。
一株柳樹千條葉。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塢暗相通。新花隔幾重。
寶函春信杳。水漫紅魚小。半格軸頭絲。環環無盡時。
宋代:
釋慧空
空王子之空而靈,拈起缽飯忘了羹。
一生看經不識字,總十二部為一句。
空王子之空而靈,拈起缽飯忘了羹。
一生看經不識字,總十二部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