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與周草窗話舊)
祝英臺近(與周草窗話舊)。宋代。張炎。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漢南樹。轉首青陰,芳事頓如許。不知多少消魂,夜來風雨。猶夢到、斷紅流處。最無據。長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玉老田荒,心事已遲暮。幾回聽得啼鵑,不如歸去。終不似、舊時鸚鵡。
[宋代]:張炎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漢南樹。轉首青陰,芳事頓如許。不知多少消魂,夜來風雨。猶夢到、斷紅流處。
最無據。長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玉老田荒,心事已遲暮。幾回聽得啼鵑,不如歸去。終不似、舊時鸚鵡。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漢南樹。轉首青陰,芳事頓如許。不知多少消魂,夜來風雨。猶夢到、斷紅流處。
最無據。長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玉老田荒,心事已遲暮。幾回聽得啼鵑,不如歸去。終不似、舊時鸚鵡。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明代:
李之世
誰道云中別有廛,斜陽數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誰道雲中別有廛,斜陽數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宋代:
張侃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貍奴犬子尋陰地,八九春中日正長。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貍奴犬子尋陰地,八九春中日正長。
:
姚佳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書物外天。一路花光紅不息,九嶷山色郁相連。
瀟湘夜雨憐斑竹,巴蜀春風響杜鵑。翌日紫霞鋪碧水,浯溪行盡綠楊煙。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書物外天。一路花光紅不息,九嶷山色郁相連。
瀟湘夜雨憐斑竹,巴蜀春風響杜鵑。翌日紫霞鋪碧水,浯溪行盡綠楊煙。
宋代:
王存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
眼底交游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
眼底交遊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宋代:
劉敞
村落枹鼓起,城樓刁斗頻。畏涂深虎豹,行路入荊榛。
故老人人怨,烽煙處處新。桃源容客棹,屬意武陵春。
村落枹鼓起,城樓刁鬥頻。畏塗深虎豹,行路入荊榛。
故老人人怨,烽煙處處新。桃源容客棹,屬意武陵春。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