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秋思
滿江紅 秋思。明代。葉紈紈。 桂苑香消,芙蓉老、白蘋浪起。又漸是、寒煙古木,夕陽流水。玉笛悲涼秋旅怨,金砧凄楚關山思。看斷霞、明月照涼輝,黯凝倚。詩酒興,消殘矣。愁與悶,偏無已。念啼鶯別后,水云煙彌。惆悵不通天際信,江南風景空如此。聽秋聲、蕭瑟夜蛩清,心如死。
[明代]:葉紈紈
桂苑香消,芙蓉老、白蘋浪起。又漸是、寒煙古木,夕陽流水。
玉笛悲涼秋旅怨,金砧凄楚關山思。看斷霞、明月照涼輝,黯凝倚。
詩酒興,消殘矣。愁與悶,偏無已。念啼鶯別后,水云煙彌。
惆悵不通天際信,江南風景空如此。聽秋聲、蕭瑟夜蛩清,心如死。
桂苑香消,芙蓉老、白蘋浪起。又漸是、寒煙古木,夕陽流水。
玉笛悲涼秋旅怨,金砧凄楚關山思。看斷霞、明月照涼輝,黯凝倚。
詩酒興,消殘矣。愁與悶,偏無已。念啼鶯別後,水雲煙彌。
惆悵不通天際信,江南風景空如此。聽秋聲、蕭瑟夜蛩清,心如死。
唐代·葉紈紈的簡介
(1586—1608)明蘇州府吳江人,字昭齊。葉紹袁長女,葉小鸞姐。三歲能誦《長恨歌》,十三能詩,書法遒勁有晉人風。嫁袁氏,郁郁不得志。小鸞將嫁而卒,紈紈哭之過哀,發病死。有《愁言集》。
...〔
? 葉紈紈的詩(39篇) 〕
宋代:
張憲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明代:
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芳春驟青驪,遨遊楚江濱。道旁若堂封,雲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
明代:
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
區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裡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
彭桂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啼堪念,牽衣別自難。
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此際愁何似,秋風暮更寒。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啼堪念,牽衣別自難。
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幹。此際愁何似,秋風暮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