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梁漸子 其三
贈梁漸子 其三。明代。陳邦彥。 大雅屬榛蕪,小言多破道。獨行徒侶稀,時復(fù)孤懷抱。志士謝眾咻,千秋恣元討。俛首為制義,不如古文好。近猶淩晉魏,遠(yuǎn)乃追雒鎬。渺思入青冥,瞻矚周渾灝。同時陸浚儀,一見驚絕倒。憶我如君時,懷古意如搗。饑驅(qū)謀旦夕,十年坐草草。窮達知有時,立志悔不早。所愿行其言,毋為但詞藻。
[明代]:陳邦彥
大雅屬榛蕪,小言多破道。獨行徒侶稀,時復(fù)孤懷抱。
志士謝眾咻,千秋恣元討。俛首為制義,不如古文好。
近猶淩晉魏,遠(yuǎn)乃追雒鎬。渺思入青冥,瞻矚周渾灝。
同時陸浚儀,一見驚絕倒。憶我如君時,懷古意如搗。
饑驅(qū)謀旦夕,十年坐草草。窮達知有時,立志悔不早。
所愿行其言,毋為但詞藻。
大雅屬榛蕪,小言多破道。獨行徒侶稀,時複孤懷抱。
志士謝衆(zhòng)咻,千秋恣元討。俛首為制義,不如古文好。
近猶淩晉魏,遠(yuǎn)乃追雒鎬。渺思入青冥,瞻矚周渾灝。
同時陸浚儀,一見驚絕倒。憶我如君時,懷古意如搗。
饑驅(qū)謀旦夕,十年坐草草。窮達知有時,立志悔不早。
所願行其言,毋為但詞藻。
唐代·陳邦彥的簡介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shè)館講學(xué),為當(dāng)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并參加南明廣東鄉(xiāng)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歷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yuǎn),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jié)外,詩文也飲譽當(dāng)時,與黎遂球、鄺露并稱“嶺南前三家”。
...〔
? 陳邦彥的詩(229篇) 〕
宋代:
劉攽
繁陰不時解,雨氣如深秋。朝衣始絺葛,暮服乃重裘。
天事亟變易,得為有常不。如何世上士,欲以全自求。
繁陰不時解,雨氣如深秋。朝衣始絺葛,暮服乃重裘。
天事亟變易,得為有常不。如何世上士,欲以全自求。
南北朝:
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yuǎn),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甫畢榮親願,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yuǎn),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宋代:
文天祥
予自皋亭山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誤。
聞故人劉小村、陳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
予自臯亭山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誤。
聞故人劉小村、陳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
宋代:
葉適
白頭趨幕府,早已負(fù)平生。
未放鵬舒翼,應(yīng)煩驥斂程。
白頭趨幕府,早已負(fù)平生。
未放鵬舒翼,應(yīng)煩驥斂程。
近代:
夏承燾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游,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xì)w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fēng)又雨。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遊,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xì)w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fēng)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