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多少人在初中過得了玩癮,可是短文中的“我”卻過得去。通過這件事我得到的啟示是:你哪怕什么都沒有,也不能沒有母親,在焦慮的年齡段里是不能離開母親的引導,母親雖不是學者,講不出人生的大道理;母親不是教師,不懂得循循善誘的教導。但母親是我們人生的啟蒙老師,下面就讓我來介紹這則作文吧。
這里講的是一位小姑娘與她母親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逃學被母親發現,第二件事是小姑娘一個耳朵打了三個耳洞,第三件是一場難堪的暗戀。下面讓我細細說來,第一件講的是星期一下午的課枯燥無味,所以她和幾位朋友逃出校門去逛街,恰巧母親正在購物,看見了她,揪起她的耳朵一直揪到店里,照例是打,只不過這次下手更為重些,她翻嘴說:“你打死我算了。”母親呆了,陷在沙發上,氣喘吁吁的說:“唉,打又有什么用。”第二件是講當時流行一個耳朵打三個洞,小姑娘也去打了三個,盡管抹了很多淚還是很痛,吃飯時倒抽冷氣,母親一見用帶有諷刺的口氣說:“人不漂亮耳朵上多幾個圈就漂亮了。”她生氣的說:“難道母親就這樣說自己的女兒嗎?”說著便摔下碗筷回房間去了,到了夜里12點,耳朵發炎了疼痛難忍,便叫了聲媽,快來幫幫我,母親便很快的找來消毒液,到了小姑娘的房間里去了。
還沒開始擦,小姑娘的眼淚就被感動下來了。第三件是說小姑娘上初一的時候,她喜歡隔壁班的另一個男生,她每次看到他總會癡笑,而那男生也會給她一個充滿魅力的笑,收到那男生的紙條時,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吃飯是都敲交響樂。媽媽問她,她是敷衍,晚上她換上最漂亮的衣服,去赴約了,可怎么也不見那男生的蹤影,小姑娘很納悶,悶悶不樂的回到教室,見同學們都捂著嘴笑呢!
問其原因:原來是那男生設的一個圈套,目的是測試他的魅力指數。她哭著跑出了門外,跑到操場,一圈一圈的跑。恰巧媽媽給她送衣服,說她晚上穿得太少了,看見她在跑,問清事由,便把她帶回教室說:“請相信我女兒只是個女孩子。”班主任啞口無言,那時母親的面龐極為嚴肅像圣女貞德,在保護她的士兵,守護她的家園。母親回家就為我做了我最愛吃的糖醋排骨,吃飯時,
我一粒一粒的很難下咽,母親說:“不就是被人耍了嗎?有什么了不起的。”
她終于哭出聲來,一把撲向母親的懷抱,大哭了一場。通過幾次教訓,讓小姑娘懂得了很多道理,她以前的壞毛病沒有了,并且成績也提高了不少,只要知道錯,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