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諸空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同“托之空言”。
出處清·朱珪《<贅說>序》:“若方將試吏事,則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實,不徒托諸空言也。”
基礎信息
拼音tuō zhū kōng yán
注音ㄊㄨㄛ ㄓㄨ ㄎㄨㄥ 一ㄢˊ
繁體托諸空言
感情托諸空言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托于空言、托之空言
英語make empty promises(blow bubble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意思解釋)
- 鍥而不舍(意思解釋)
- 著手回春(意思解釋)
- 起兵動眾(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鑿壁借光(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魚死網破(意思解釋)
- 弟子孩兒(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戰天斗地(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恐后爭先(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轟轟烈烈(意思解釋)
- 反戈一擊(意思解釋)
- 材優干濟(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辭喻橫生(意思解釋)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釋)
- 將錯就錯(意思解釋)
※ 托諸空言的意思解釋、托諸空言是什么意思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縫衣淺帶 |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借指儒者。 |
流離瑣尾 |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
翹尾巴 | 翹:向上昂起。比喻驕傲或自鳴得意。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踵武前賢 |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