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篇一
尊重長輩,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詩經》上“哀了父母,生我肋帶”,贊美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唐詩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表達了孝敬父母的渴望。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為,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托。
有位作家曾經說過,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當我們懂事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卻永遠無法補償。所以現在的我們,就要對父母多一份關心,盡一份孝心,讓我們在世上至少少留一件遺憾的事情。
我們一天天地長大,父母卻一天天地老了。他們的腰彎了,頭發白了,額上也有皺紋了,是我們吞噬了父母的青春,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哪怕是給父母洗一次腳,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端一杯清茶,也是我們做兒女的對父母的一點回報,一片孝心。
一個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才使我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父母機遇了我們生命,機遇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舐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里,都要記住我們的父母。父母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在中國的傳統美德中,“孝”始終占據這重要的位置。一個人,如果孝道不能遵守,他將難以具備其他美德的。孝道之人,無論他處于多平凡的職位,也許他擁有多大的財富,都將得到人們的稱贊。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人都應該孝敬父母,因為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為何?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將會有兩個人為我們的成長傾注畢生心血——父親和母親。也正從那一刻起父母便不辭辛苦地日夜照顧我們,精心地哺育著我們,耐心地教導我們,才使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所以,孝敬父母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幸福的,‘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還等什么?從今天開始,讓我們把孝心獻給父母!
謝謝大家!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書上說世界上是最偉大的人是父母,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無私、最深沉、最博大的。父母的愛無微不至、無所不在。
在我的書架上有好多本影集,那都是過生日時爸爸、媽媽帶我去拍的寫真集。爸爸媽媽說過,如果給我買好玩的玩具、漂亮的新衣、美味的食品,在玩過、穿過、吃過后就沒有了,他們更愿意送我值得回味的禮物。當我長大后,翻閱那一本本影集,就好像又經歷了一次成長的歷程,童年的一幕幕會給我帶來多少回憶啊,影集成為了記錄我成長中每一個歡聲笑語、每一個煩惱哭泣的書。我想,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翻開這些影集的時候,父母的愛會更深地印在我心靈深處。
春秋季節,我總是嫌天氣冷、嫌天氣熱而不及時地添減衣物,感冒發燒馬上就纏上了我。每當這時,媽媽總是狠狠地責備我不聽話,有時還會給我幾個白眼,但轉眼又會帶我去醫院,陪我去打針、吃藥,看到我難受的樣子,媽媽總是說:“還不如我生病好了。”夜晚,我踢掉被子,媽媽一直管我,徹夜未眠。直到我好了,她那充滿血絲的雙眼才恢復往常的神采來。我知道,媽媽那責備其實是對我的愛意,她是希望我能更好地照顧自己,媽媽愛我,愛在心里。
我深深地愛我的父母,將來,我會更好地孝敬他們,讓他們每一天都過得開開心。
謝謝大家!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篇四
“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懂得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人起碼的品德。中國還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品德中的第一位。當花兒仰起了頭,展開了甜美的笑臉訴說著感恩的話語,那是對滋養它雨露的感恩。當白云在天空中飄蕩,勾勒出一幅幅感恩的圖畫,那是白云對哺育它藍天的感恩。
從小母親給我的是溫暖的愛,她那雙粗糙的雙手,牽著我走過風風雨雨,父親給我的則是含蓄而深沉的愛,他那寬厚的臂膀如高山大海,給我無窮的力量和智慧。
年幼時,初學走路,不幸摔倒在地,母親總是忙著扶我起來,并心痛地部我哪里痛,可父親總是說:“自已起來,繼續向前走。”他的神情是那樣的嚴肅,又是那樣讓人充滿自信,就這樣,在關愛與責備中,我學會了走路。
上了幼兒園,得了第一朵小紅花,母親滿懷喜悅地說:“真是個乖孩子。”可父親只是認真地說;“下次爭取再得朵小紅花。”就這樣,家里的墻壁上巾滿了小紅花。
上了小學,考試取得了好成績,母親總是高高興興的說帶我出去玩之類的話,父親卻總是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況且又沒拿第一名,沒什么好高興的。”于是,我便把父親的話銘記在心,用不懈的努力去換取母親的微笑。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于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愛,用至誠的心去感激,用切實行動去報恩。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后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遠渡重洋、留學海外,我們時刻要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春蠶付出了,也獲得了,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贊美與欽佩。
曾記否,父母將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因為我們是父母手心里的寶;曾記否,父母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我們,因為我們是父母的結晶,是愛的延續。
曾記否,你討厭父母的嘮叨,無意間,你和父母之間產生了隔閡,可是總要等到失敗后,才知道父母講的都是金玉良言。曾記否,翅膀還未硬的你,卻想擺脫父母,展翅飛翔。可是總要等到自己受傷后,才知道父母的懷抱是最溫暖的避風港。
風中的風鈴響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感謝父母的嘮叨,因為他們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感謝父母的鞭策/因為他們是為消除你前行的障礙,感謝父母的斥責。因為他們是為了助長你的智慧,感謝父母賦予我們的一切,讓我們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護。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篇五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敬父母》。
同學們,給予我們生命的人是誰?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是啊,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又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很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毫無怨言的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是那么的辛苦,那么的努力。沒上學的時候,我還不了解父母的辛苦。現在,我慢慢的長大了,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孝敬父母。
在我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感恩父母,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享受生活的快樂,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們有了快樂,最為開心的是父母。我們有了苦悶,最為牽掛的也是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愛,比山高,比海深。他們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然而,同學們,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們對父母的牽掛又有多少呢?我們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當父母在慶祝你的生日時,你是否想過要在父母生日的那天為他們慶祝呢?你是否發自內心地對孕育你生命的母親說上一句祝福的話呢?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掛念在心。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比什么都美好,都難忘!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之心去對待父母,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助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夠偉大的了,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地付出,我們就別再所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的一點一滴!
最后,我祝愿所有的父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道理都很淺顯,但是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著這些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準則,很多人,很多事,其咎都源于不會,不愿感恩。的確,中國的文化傳統讓我們很難從口中說出“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然而,這不應該是借口。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所以,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朋友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給我們所經歷的坎坷。我不會忘記不久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和同學逛街,一個也就四五歲的小男孩,從前面跑了過來。因為已經是冬天,羽絨服把小男孩撐得圓嘟嘟的,像個小皮球滾動了過來。他問我到動物園坐哪趟車,我告訴他就在那邊坐4路車。他高興地又跑了回去。我和同學就往前走。我們都走得挺遠的了,聽見小男孩在后面“哥哥哥哥”的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便站在那里等他,看著他一腦門子熱汗珠兒地跑到我的面前,我問他有事嗎,他氣喘吁吁地說:“我剛才忘了跟你說聲謝謝了。媽媽問我說謝謝了嗎。我說忘了,媽媽讓我追你。”我不會忘記那個孩子和那位母親,他們讓我永遠不要忘記學會感謝,對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也不要忘記了感恩。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為,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托。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著我們的,還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感恩父母,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一切都好!
謝謝大家!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篇七
大家下午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開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艘載有數百人的大型輪船在海上失火沉沒,許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還。乘客中有一個游泳專家來回游了十幾次,在連續救起了二十個人后因過分勞累雙腳嚴重抽筋而導致殘廢必須終身坐輪椅,他一直大叫著問自己:我盡力了嗎!幾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問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么,他傷感的說:我最記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向我道謝。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于是,選擇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么樣的一種生活。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么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那么,就讓我再次用一個小故事結束今天的演講吧: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游。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巖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么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篇八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感恩的心,感謝你陪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自己……”聽到這首歌讓我明白,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家庭和友誼,世界是孤獨和黑暗的。所以我們需要一顆感恩的心。
要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在父母生日的時候,遞給他們一杯熱茶,說一句關心和問候的話;當父母情緒低落時,說幾句安慰的話。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很容易,但在父母眼里會變成金子般珍貴的東西。
學會感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看看我們身邊能做些什么。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會懂得孝敬父母長輩,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健康成長;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會善待每一棵草和樹,因為它們給了我們新鮮的空氣和美麗的世界。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那么這個世界將成為一個充滿愛、真誠、陽光和幸福的美麗家園!
最后,讓我用一首小詩來結束我的演講:
雄鷹翱翔,驕傲地返回藍天。
巨浪翻滾,使大海變得壯麗。
花開了,花園又恢復了美麗。
我們努力用智慧回饋社會。
謝謝大家!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篇九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孝敬父母》。
有一種付出很多卻不求回報的愛,那就是父母的愛。天冷的時候,父母給我們溫暖;父母在我們困難的時候給我們支持;在我們生病的時候,父母照顧我們——他們對孩子的愛,比天還高,比海還深。
古語有云,‘德以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最著名的兒子魯年幼時,父母體弱多病,家境十分貧困。有一次,我父母想吃米飯,但是家里一粒米也沒有。我該怎么辦?于是,一條小分路,翻山越嶺,走了幾十里山路,從親戚家背了一小袋大米,看見父母吃著香噴噴的大米,就忘了分路。
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我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即使自己當了元帥,還是親自為自己體弱多病的母親洗臟衣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他就是孝順父母的楷模。
孝順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種美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順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優異的成績,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朋友,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愿我們都能:以一顆感恩之心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祝愿全天下的父母永遠健康幸福!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篇十
大家好!
孝在
中國
傳統禮儀禮里占非常重要的位置,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就來跟你講一講我身邊的“孝”事。我的媽媽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她對我外婆很孝順,每次去看她都要買一些補鈣的食物去,而且每次還要帶很多雞蛋去,可是雞蛋外婆從來沒有收過,每次都要媽媽帶回家給我吃,每次必須說過十分鐘左右,外婆才肯把雞蛋收下。每一個節日媽媽都要去看望外婆,跟外婆聊聊家常,自己下廚房做幾個菜,一家人就這樣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其樂融融。
她不僅對自己的媽媽,對我的奶奶也很孝順。她常幫我奶奶做很多事,我和奶奶并不一起吃飯,而且奶奶吃飯吃的超晚,經常我們吃完了她才開始做菜,這個時候媽媽會去奶奶的廚房幫助奶奶做菜。每一次去廚房幫奶奶做飯的時候比在我家廚房做飯還認真一些,惹得我都有“小情緒”了。有一次我爺爺的腿骨折了,媽媽每天照顧爺爺吃飯洗衣服她全包了,我從沒見過她那么認真過。有一次我媽媽忙著給受傷的爺爺做飯,把我也忘記了,剛餓了的時候,我去叫媽媽說:“媽媽,我肚子餓了!”“好了,做完飯馬上過去。”媽媽說。
過了大約五分鐘,我又去跟媽媽說我餓了,媽媽又讓我等一下,我等到了飯做完,我又去叫媽媽,媽媽說讓我直接去奶奶家吃算了,我終于明白尊老愛幼,尊老在前面。晚上的時候,我爺爺那條骨折了的腿要上藥,那藥我聞了一下,味非常重,而且上一次藥要十幾分鐘。我不明白媽媽怎么抵抗這樣的味兒的,她也沒有戴口罩啊。在我爺爺生病的時候,媽媽經常買很多營養品給爺爺吃,那價格我可以買一箱子玩具了,可是媽媽眼睛卻不眨一下的,只要可以補充營養的多貴也要去。
孝心是體現個人品格的基本要求,一個人無孝心,人品一定不會好。在這請天下的子女記住最好多陪陪母親,因為最好的孝心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