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簡介
唐代·李益的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jìn)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183篇)〕猜你喜歡
- 春山暖日和風(fēng),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出自 唐代 柳宗元: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 兩情若是久長時(shí),又豈在朝朝暮暮。
-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
出自 宋代 辛棄疾: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shí)無。
- 相思一夜梅花發(fā),忽到窗前疑是君。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 宋代 柳永: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