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霽
秋霽。唐代。白居易。 金火不相待,炎涼雨中變。林晴有殘蟬,巢冷無留燕。沉吟卷長簟,愴惻收團扇。向夕稍無泥,閑步青苔院。月出砧杵動,家家搗秋練。獨對多病妻,不能理針線。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將綻。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勸。
[唐代]:白居易
金火不相待,炎涼雨中變。林晴有殘蟬,巢冷無留燕。
沉吟卷長簟,愴惻收團扇。向夕稍無泥,閑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動,家家搗秋練。獨對多病妻,不能理針線。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將綻。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勸。
金火不相待,炎涼雨中變。林晴有殘蟬,巢冷無留燕。
沉吟卷長簟,愴惻收團扇。向夕稍無泥,閑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動,家家搗秋練。獨對多病妻,不能理針線。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將綻。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勸。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
:
董紀
始終情意兩蹉跎,離恨雖多話亦多。只有茜溪溪上月,照人一直到寬河。
始終情意兩蹉跎,離恨雖多話亦多。隻有茜溪溪上月,照人一直到寬河。
:
盧青山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于夜色復千方。
遙思矮屋空山里,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里,迢迢來照鬢髯長。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于夜色複千方。
遙思矮屋空山裡,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裡,迢迢來照鬢髯長。
宋代:
馮時行
歲晚扁丹雪霰邊,蕭疏與君俱可憐。
向來共厄黃楊閏,別后相逢白發(fā)年。
歲晚扁丹雪霰邊,蕭疏與君俱可憐。
向來共厄黃楊閏,別後相逢白發(fā)年。
清代:
李鍇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