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鳳城二中官網篇一
機關思想紀律作風集中整頓活動
討論情況報告
自思想紀律作風集中整頓活動開展以來,局領導高度重視,制定了學習規章制度,將相關學習檔案全部整理完備并全部歸檔。安排全局人員每周二、五學習,并不定時的開展學習討論活動。
10月20日,我局按照《思想紀律作風集中整頓的實施方案》的學習日程安排,及時組織全系統人員開展了思想紀律作風集中整頓第一階段專題討論會,局全體人員,以及局下屬各站、所、場的負責人、支部書記全部到會。
在思想紀律作風整頓第一階段,各單位認真學習實施方案安排的學習篇目,立足本單位工作實際,緊密結合本職崗位,圍繞作風整頓這一主題,暢談學習體會,展開了熱烈討論,并形成共識。
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大家的思想認識更加明確,在這次機關作風集中整頓活動中,通過動員大會和集中學習討論,大家普遍感到無論是區委、還是單位,這次對機關作風集中整頓都高度重視,工作力度更大,大家思想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震動,靈魂深處受到了強烈觸動。一致認為這次機關作風集中整頓對于干部職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及時的。是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奮精神、加快發展、全面爭創一流機關的重要基礎工程,每個人都必須責無旁貸投入到這次整頓中,以更好地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通過討論,大家普遍認識到我們目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思想方面:思想僵化、觀念守舊,想問題、辦事情墨守陳規、因循守舊。工作畏首畏尾,怕擔風險、擔責任,小成則滿,小富即安。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二、工作方面:部分工作人員激情不足、韌性不夠,效率意識淡薄。
三、作風方面:少數干部大局觀念淡薄,工作時看心情,重私利,影響了全局工作的開展。
四、紀律方面:組織紀律觀念淡薄,紀律松散、自我要求不嚴,對局機關紀律規定執行不嚴、落實不力,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嚴重損壞機關形象。真對這些問題大家積極討論解決辦法,并做了表態發言,第一時間糾正存在的問題,同時加強學習,及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機關思想紀律作風集中整頓活動第一階段的工作順利完成和第二階段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鳳城二中官網篇二
長深高速公路臨沭段建設指揮部(簡報
第2期
長深高速臨沭段建設工程
指揮部辦公室二〇〇九年四月七日
長深高速臨沭段征地拆遷工作進展順利
自3月28日我縣召開長深高速臨沭段征地拆遷工作動員會議后,各級各相關部門都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紛紛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扎實推進,目前,整個拆遷工作進展比較順利。截至4月7日,臨沭段一處服務區、兩處互通、三處改區放線工作已完成;整個工程的邊樁放線已累計完成26公里,預計4月8日完成;地上附著物清點已累計完成21公里,預計4月9日完成。
為確保長深高速公路臨沭段征地拆遷工作順利進行,指揮部辦公室組織了人員,調配了車輛,對沿途的地上附著物進行現場清點、登記,現場勘界放線,全體參戰人員主動放棄雙休日和節假日,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加強協調,嚴格把關,認真核查,準確登記,全力做好臨沭段征地拆遷工作。縣指揮部常務副指揮、副縣長宋玉智也多次親臨征地拆遷現場辦公,幫助解決征地拆遷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沿線青云、朱倉、蛟龍三個鄉鎮黨委、政府識大體、顧大局,對長深高速公路臨沭段征
地拆遷工作高度重視,專門召開動員會,廣泛宣傳發動,并抽調素質高、業務強的人員組成工作組,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遷工作。目前,青云鎮境內15.6公里路段的勘界放線和附著物清點工作已全面完成;朱倉鄉境內13.6公里路段的勘界放線和附著物清點工作已完成10公里,剩余路段將于4月9日前完成;蛟龍鎮境內1.7公里路段的勘界放線和附著物清點工作已全部完成。
青云鎮四措并舉
扎實推進長深高速征地拆遷工作
長深高速公路臨沭段征地拆遷工作動員會議召開后,青云鎮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抽調骨干力量靠上開展工作,目前,青云鎮境內的勘界放線和地上附著物清點工作已全部完成。
一是強化宣傳發動,營造輿論氛圍。該鎮層層召開專題動員會議對征地拆遷工作進行工作動員,大張旗鼓的宣傳高速公路建設的重要意義,宣傳有關拆遷補償政策和法律法規,在全鎮形成“建設高速我出力,高速建成我受益”的思想認識,營造了“人人關心高速公路建設”的良好氛圍。
二是強化配合意識,完善工作機制。該鎮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領導機制。形成了黨委書記負總責、靠上抓,分管領導親自抓,有關村街、部門具體抓的工作機制。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配合縣指揮部開展工作;建立了縱橫互補的工作機制。堅持動
鳳城二中官網篇三
鳳城二中簡報
第2期
鳳城二中辦公室 2024年2月28日
讓我們攜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系,增進每一位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同培養孩子的目標,天柱縣鳳城街道第二中學2024年2月28日上午10:30召開首屆七年級學生家長會。
為了使家長會開得卓有成效,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精心準備各項工作。會前印發了家長赴會簽到冊和科任教師簽到冊、學校的管理制度、學生成績分析對比表。
在隨后的分班交流中,各班主任首先介紹了學校的特色辦學理念、辦學思想以及今后的工作重點,我校是封閉式管理學校,打造無手機校園,開設課外輔導班并實行分層教育,因材施教。各任課教師向家長介紹了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同時就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以及安全等方面與家長進行了互動交流。教師對家長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二是嚴控孩子周末回家玩手機、控制孩子上網玩游戲以及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然后對學生提出一點要求,周五離校周末返校要向老師和父母報平安。家長對老師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從嚴教學;二是啟發式教學;三是創建家長和任課教師微信群,多交流、多發學生在校的表現。老師們認真聽取了家長對學校工作提出的建議和要求,做了詳細的記錄。與會的家長們也紛紛發言,積極交流家教經驗,并表示自己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學校工作,密切配合教師共同教育孩子的愿望。
最后,家長會在優美的侗歌、感恩的心等歌聲中圓滿結束。
鳳城二中官網篇四
房縣二中第二期:情暖架心橋 聚力助成才
來源:發布時間:2011-11-10 點擊:36
2第2期
房縣第二中學2024年3月
情暖架心橋聚力助成才
——房縣第二中學家訪活動側記
愛是心間沉沉的責任,用愛匯聚學生心底的力量,把學生培育成有用之材。房縣二中在深入開展“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中,將“家訪”這個并不陌生的行動,打開了教育中的一扇扇虛掩的門,小行動中有了深義。
今年3月,在近1個多月的“心橋”家訪活動中,房縣二中的各班班主任著重,加強了學校與家庭的交流溝通,完善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進一步樹立了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家訪活動受到了家長的熱烈歡迎,社會各界反響良好,更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走進千家萬戶,送愛上門促生進步。
學校按年級分成3個大家訪工作組,“大分組,小分工”分片進行家訪。訪前班主任和課任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學習成績、擅長的學科、性格特點、在校表現、優缺點等進行登記,以便于家訪教師與家長進行交流;還通過教師大會、晨會進行宣傳發動,明確此次家訪目的與意義;告知家長,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家訪中,老師們深入到了學生的家庭,真誠地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
美術班高二(1)班的教師家訪團隊是二十一中此次活動中的一簇八月的香桂,班主任陳小麗老師與科任教師聯手合作,不同于其他班級的一名教師獨訪形式,而是集體走訪了班級38名學生中的15個家庭。他們最遠到了點軍區橋邊鎮韓家壩村,最近的是西壩校園附近;走訪的除了“六必訪”的家庭,還有學習優異生的家庭;走訪的時間是家長下班后,周末休息時;走訪的形式有“走出去”的集體訪談,還有“請進來”的邀家長走入美術教學課堂。他們將“五必進”訪進家庭,講述我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成果、家校通、教學設施等基本情況,學生相關學科的學習方法作了適當指導,了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沒有告狀與指責,只有針對性、及時性和合作性,尋找學生的亮點,明確藝術考生學習的目標,教師的集體家訪免去了忙碌的家長無暇與老師溝通的不
便,也免去了家長詢問學情的顧忌,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被訪的學生不論是學習態度上還是學習效果上都有明顯的改進,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重視,家長與老師的交流之后反饋給學生,也進一步感受到父母的愛,從內心激發了學習的原動力;老師們也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達到了以訪促教的雙促效果。
二、真情走訪生情,送信心上門助生成才。
家訪活動如火如荼的展開時,恰逢湖北省普通高中助學金政策出臺,教師們重點對“家庭貧困生”挨家挨戶地進行家訪。每到一家,老師們都詳細地向家長詢問了家庭經濟收入、身體狀況,了解困難的具體情況,鼓勵他們樹立信心,靜心學習,表示學校將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解決部分困難,把學校大家庭的集體溫暖送到貧困生家庭成員的心坎上。
劉克誠校長率先走訪了高三(2)班準備輟學的趙欽欽同學,走入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劉校長看到全家四口人擠在17平米的“家”中,學生的“單人床”在自家樓梯間搭出的“微型臥室”,進出的方式只能是“爬”,忙碌操勞的母親每天打三份小工,家中唯一的電器是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了解了學生面臨的困難后,劉校長積極說服他堅持學業,將學校關愛傳遞,打消家長的顧慮和擔憂,留下200元錢解當時之急,之后學校、年級為他免除了資料費等費用,還幫助他申請到了1000元的國家助學金,使趙欽欽踏在高
考備考路上的腳步不再彷徨,不再踟躕,揚帆起航追尋夢想,最終他的高考分數達到四批
(二),實現了自己大學夢。
三、沉醉春風細雨,送溫暖上門援生求學。
普高學生中,有大量的單親家庭,有的父、母親要忙于生計,往往無暇照顧孩子;有的因一方離世,學生的心靈總是蒙上一縷憂傷,這些都使我校的教育工作難度極大,“心橋”家訪名單中,許多老師把目光投向了這些孩子們,想把愛送到學生的家,潤澤學生與家長的心靈,喚醒學生以感恩促行動。
高三(6)班的高校是單親家庭學生群體中的一員,可是她總是微笑待人,陽光真誠。我校的老師特意走訪了她的家庭,走進后才發現微笑的背后是沉重與感動。1992年,她剛出生幾個月,母親遭遇車禍癱瘓在床,車禍后遺癥更是長年治療;2007年,父親因肝癌去世;姐姐現半工半讀上大學,家里還有位71歲的外婆,全家人僅靠幾百元的低保金和撫恤金生活,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生活極為艱辛。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她日復一日的照顧母親生活起居,為母親洗臉、梳頭、穿衣、解手、做三餐,但她從未遲到過,更沒有一絲的憂怨;在校學習認真努力,功夫實實在在,成績位居班級前列;體育訓練一板一眼,風雨堅持。堅強的高校從來不在人前提起家庭的狀況,老師們只知道她是低保家庭,卻不知竟有如此重負。家訪后,她所在的班級教師立刻將情況反饋學校,學校為她免去了學費、書本費、資料費等一切費用,還幫助她申請到了國家助學金2000元。多方的援手,讓高校帶著感
恩的心搏擊高考考場,達到了二本線,但收到武漢體育學院錄取通知書的她,短暫的喜悅后是為巨額學費犯愁,她每天堅持擺地攤苦苦掙錢,校長劉克誠為其聯系到社會愛心人士捐款助學,老師們自發捐款,還將她的情況請來《三峽商報》、《三峽晚報》 的記者為她做專訪,學校將她作為特困生上報市教育局,獲得了“cbd”的助學金這個暑假“堅強女孩”高校的名字,為更多的宜昌人所認識。而今的高校在武漢開始了她的大學生活,幫助過她的人,總能收到她的溫馨短信,“天氣轉涼了,別忘了加衣服呦……”,學校春風細雨般的合力援助,在學生的心田永遠播種了感恩的種子。
在一份份教師的“心橋”家訪活動記載表中,我們看到二十一中的教師得到了許多收獲,通過“訪家境、知生情”,實現了“解實困、促成長”的目標,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學校會繼續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而積極奮進!
報:省教育廳辦公室、基礎教育處、教師管理處、市委市政
府辦公室
送:各縣市區教育局、高新區社發局、局屬各學校(單
位)
共印:100份